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2006)高行終字第368號
?
上訴人(原審原告)陽江市新粵華不銹鋼泵有限公司,住所地廣東省陽江市區城北第二工業區。
法定代表人梁元敏,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朱黎光,男,漢族,1961年12月26日出生,北京金之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職員,住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甲49號院2樓4單元306號。
委托代理人焦燁],女,漢族,1978年4月20日出生,北京金之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職員,住廣東省深圳市蛇口工業大道聯檢樓8號。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區北四環西路9號銀谷大廈10-12層。
法定代表人廖濤,副主任。
委托代理人陳海平,該委員會審查員。
委托代理人楊存吉,該委員會審查員。
原審第三人廣東凌霄泵業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廣東省陽春市春城鎮春江大道117號。
法定代表人王海波,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吳景華,男,漢族,1957年10月29日出生,該公司技術部部長,住廣東省陽春市春城南新大道126號。
委托代理人張中,男,漢族,1957年6月14日出生,珠海智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職員,住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南屏珠海大道1號1棟504房。
上訴人陽江市新粵華不銹鋼泵有限公司(簡稱新粵華公司)因實用新型專利權無效行政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5)一中行初字第1199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2006年9月4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6年10月19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上訴人新粵華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朱黎光、焦燁],被上訴人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簡稱專利復審委員會)的委托代理人陳海平、楊存吉,原審第三人廣東凌霄泵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凌霄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張中、吳景華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認定,本案涉及國家知識產權局于2000年3月8日授權公告的名稱為“射流式自吸離心泵”的實用新型專利(簡稱本專利),其申請日為1999年1月14日、專利號為99200350.4、專利權人為新粵華公司。2003年4月21日,專利復審委員會做出第5050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簡稱第5050號決定),宣告本專利權利要求1-2、6-9無效,在權利要求3-5的基礎上維持本專利權有效。2004年6月18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做出(2003)一中行初字第623號行政判決,維持了第5050號決定。針對本專利權利要求3-5,凌霄公司于2004年3月18日以其不具備創造性為由,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無效宣告請求。2005年6月7日,專利復審委員會進行了口頭審理。2005年8月15日,專利復審委員會做出第7421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簡稱第7421號決定),宣告本專利權利要求3、4無效,在權利要求5的基礎上維持本專利權有效。。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認為,雙方雖然對對比文件3中部件31的翻譯存在不同意見,但結合對比文件3的附圖可以清楚得知附件31的結構及其與其他部件的連接關系,其公開的內容是客觀的,無須再委托專業翻譯單位就此進行翻譯。因此專利復審委員會未委托專業翻譯單位進行翻譯未損害當事人的權益,沒有違反法定程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雖然對比文件2和對比文件3中在射流器的進口處沒有標注相應部件的名稱,但在閱讀專利文件及其附圖的基礎上,可以認定其應當是用于定位的支架,因此對比文件2、3公開了本專利權利要求3中的支架(33)。對于支架(35),雖然對比文件2、3中未明確公開,但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在已經公開支架(33)用于定位的基礎上,在相應的位置設置兩個以上的支架用于支撐導葉體是容易想到的,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在對比文件1的基礎上結合對比文件2或者3容易想到本專利權利要求3的技術方案,這種區別不是非顯而易見的,因此權利要求3不具有創造性。本專利權利要求4從屬于權利要求1,對比文件3的附圖1中,標號31為安裝于射流器一端和葉輪前端之間的U形零件,它與葉輪共同組成一迷宮密封。雖然雙方當事人對部件31的翻譯存在爭議,但是對比文件3公開的內容是客觀存在的,對比文件3中的31具有與本專利密封口環相同的作用,本領域技術人員結合對比文件1和3可以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情況下得到本專利權利要求4的技術方案,因此權利要求4不具有創造性。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之規定,判決:維持專利復審委員會做出的第7421號決定。
新粵華公司不服原審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請求撤銷原審判決及第7421號決定,維持本專利權利要求3、4有效。其理由是:關于本專利權利要求3的創造性,支架(33)和支架(35)是兩個不同的技術特征,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對比文件2、3專利說明書文字的部分沒有涉及射流器進口處的部件,其附圖也沒有進行標注,因此,對比文件1、2、3均沒有公開本專利權利要求3中支架(33)和(35)的技術特征,專利復審委員會及原審判決的認定完全是出于推定,違反了《審查指南》的規定;而且在先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已認定對比文件1、2沒有公開支架(33)和支架(35),專利復審委員會不應以同樣證據得出相反的結論;關于本專利權利要求4的創造性,作為本專利權利要求1的從屬權利要求,權利要求4的附加技術特征公開了一種復合密封結構,而對比文件3僅僅是單一的迷宮密封,從密封效果上說,本專利的效果遠遠優于對比文件的密封效果,而加工難度、成本、精度、裝配難度要求均低于對比文件3中的襯墊結構。因此,本專利權利要求3、4均具有創造性。專利復審委員會、凌霄公司服從原審判決。
經審理查明,本案涉及國家知識產權局于2000年3月8日授權公告的名稱為“射流式自吸離心泵”的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日為1999年1月14日,專利號為99200350.4,專利權人為新粵華公司。本專利授權公告的權利要求包括獨立權利要求1及其從屬權利要求2-9,其中權利要求1、3、4為:
“1.一種射流式自吸離心泵,由進口管(2)、出口管(9)、后蓋(12)、泵殼(1)、葉輪(11)、導葉體(10)、射流器(4)構成,其特征在于泵殼(1)為一金屬板沖壓成的筒形,泵殼(1)的一端面為一球面,另一端設有與電機(14)連接的法蘭(2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式自吸離心泵,其特征在于射流器(4)內有一在液流方向截面積逐漸變小的噴嘴(21)和一截面積逐漸增大的圓錐形液流管道(31),液流管道(31)的進口處和噴嘴(21)的出口處距離短,射流器(4)上有兩個以上均勻分布的筋條(32),射流器(4)的進、出口兩端分別有兩個以上均勻分布的支架(33)和支架(35)。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式自吸離心泵,其特征在于射流器(4)與葉輪(11)前端配合處裝有密封口環(20),與葉輪(11)組成一迷宮密封。”
本專利說明書記載:“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全部采用沖壓和焊接工藝制造的泵……泵殼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來承受管路作用力和內部壓力的射流式自吸離心泵。”、“在噴嘴(21)上有兩個以上均勻配置的支架(33),用于定位……射流器4的進、出口端分別有兩個以上均勻分布的支架(33)和支架(35),支架(35)用于支撐導葉體(10)。”、“射流器與葉輪進口處設有密封口環(20),與葉輪(11)組成一迷宮密封,動靜密封的密封面間隙少于0.5毫米,能有效的減少葉輪的回流,保證水泵的運行參數,提高泵的效率。”
2003年4月21日,專利復審委員會做出第5050號決定,認定本專利權利要求1相對于歐洲專利申請說明書EP-0552661A1及其中文譯文(即對比文件1)不具有創造性,并指出對比文件1未公開權利要求3中的“射流器(4)的進、出口兩端分別有兩個以上均勻分布的支架(33)和支架(35)”這一技術特征,從而宣告本專利權利要求1-2、6-9無效,在權利要求3-5的基礎上維持本專利權有效。2004年6月18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做出(2003)一中行初字第623號行政判決,判決維持第5050號決定。
針對本專利權利要求3-5,凌霄公司于2004年3月18日以其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的規定,不具備創造性為由,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無效宣告請求,并提交了4份證據,其中包括:
對比文件1:歐洲專利申請說明書EP-0552661A1及其中文譯文,公開日1993年7月28日,其公開了一種自吸離心泵。
對比文件2:歐洲專利申請說明書EP-0401670A2及其中文譯文,公開日1990年5月3日,其公開了一種特別含有內裝射流器的自吸離心泵,從其附圖1可以看出有兩個部件存在于射流器16的噴嘴17和泵殼2之間,該兩部件未命名。
對比文件3:日本公開特許公報平3-107596及其部分中文譯文,公開日1991年5月7日,其公開了一種離心泵,從其附圖4中可以看出在射流器22的噴嘴23和泵殼1之間存有兩支架,根據凌霄公司提交的說明書譯文得知,在其噴嘴22的端部22a上有環形的溝30,在溝30中壓入截面大致呈U字形的口環31,口環31的內凹處松動嵌入葉輪12的入口部分12b。這個口環31因而可抑制在吸入噴嘴22和葉輪12的入口部分12b之間的流體逆流。
2005年6月7日,專利復審委員會進行了口頭審理。在口頭審理中,新粵華公司對對比文件1、2的譯文無異議,但認為對比文件3中文譯文中的“口環”應當譯為“襯墊”。
2005年8月15日,專利復審委員會做出第7421號決定,宣告本專利權利要求3、4無效,在權利要求5的基礎上維持專利權有效。其理由是:1、證據認定。對于新粵華公司認為對比文件3的中文譯文中的“口環”一詞應當改譯為“襯墊”這一觀點,由于該零件的結構已在對比文件3附圖中被清楚示出,因此無論將其譯為“口環”或“襯墊”對該結構本身無任何影響,因此對對比文件3的中文譯文予以認可。對比文件1-4可以作為本專利的已有技術用以評價本專利的創造性。2、關于本專利權利要求3-5的創造性。在專利復審委員會做出第5050號決定中已指出:在對比文件1未公開該權利要求3中的“射流器(4)的進、出口兩端分別有兩個以上均勻分布的支架(33)和支架(35)”這一技術特征。雖然在對比文件2、3中相當于支架的結構中沒有對應的文字說明,但是根據本領域技術人員的一般常識,上述結構在其所處位置應當具有支撐射流器的功能,故可以認為其與該權利要求3中所述的“支架”屬于具有同樣功能的結構,而對此類支撐結構的具體數量與設置位置則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產品的具體構造不需經過創造性的思考就可以設計出來的。因此,本專利權利要求3相對于對比文件1、2或對比文件1、3的結合不具備創造性。在對比文件3圖1中,標號31所指示的安裝于射流器一端22a與葉輪12前端之間的環狀零件與葉輪12共同組成一迷宮密封,該零件與該權利要求4中所述的“密封口環”具有相同的功能。故本專利權利要求4相對于對比文件1、3的結合無創造性。本專利權利要求5具有相對于已有技術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具有創造性。基于上述理由,專利復審委員會做出第7421號決定,宣告本專利權利要求3、4無效,在權利要求5的基礎上維持本專利有效。
上述事實有本專利授權公告說明書、第5050號決定、第7421號決定、對比文件1-3及當事人陳述等證據在案證明。
本院認為,實用新型的創造性是指同申請日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該實用新型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由于凌霄公司在本案無效宣告請求審查程序中新提交了對比文件3,所以,專利復審委員會引入對比文件3,將對比文件1和3結合評價本專利權利要求3的創造性,符合法律規定。新粵華公司關于專利復審委員會以同樣的證據得出相反結論的主張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本專利權利要求3與對比文件1的區別技術特征是“射流器(4)的進、出口兩端分別有兩個以上均勻分布的支架(33)和支架(35)”,說明書載明,其中支架(33)用于定位,支架(35)用于支撐導葉體(10)。對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通過閱讀對比文件的專利權利要求書、說明書及其附圖,可以認定對比文件3中在射流器的進口處設置有用于定位的支架,因此,對比文件3公開了本專利權利要求3中的支架(33)。在已經公開支架(33)用于定位的基礎上,對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對比文件3給出了在相應的位置設置兩個以上的支架用于支撐導葉體的技術啟示,因此,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對比文件1的基礎上結合對比文件3不付出創造性勞動就可以得出本專利權利要求3的技術方案,權利要求3不具有創造性。
本專利權利要求4從屬于權利要求1,其附加的技術特征為“射流器與葉輪前端配合處裝有密封口環,與葉輪組成一迷宮密封”。對比文件3的附圖1中,標號31為安裝于射流器一端和葉輪前端之間的U形零部件,它與葉輪共同組成一迷宮密封,從而抑制在吸入噴嘴22和葉輪12的入口部分12b之間的流體逆流。雖然新粵華公司主張對比文件3附圖中標號31的零部件應當翻譯為“襯墊”,而“口環”與“襯墊”是不同的技術特征,但是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過閱讀對比文件3的附圖可以了解對比文件3中的零部件31具有與本專利密封口環相同的作用,均與葉輪組成一迷宮密封,新粵華公司亦認可本專利的口環也可以不是環狀的,故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結合對比文件1和3可以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情況下得到本專利權利要求4的技術方案,因此,權利要求4不具有創造性。新粵華公司關于本專利權利要求4中是復合結構的迷宮密封,沒有得到專利文件和說明書的支持,其關于本專利權利要求4具有創造性的上訴主張不能成立。
綜上,新粵華公司的上訴請求和理由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一、二審案件受理費各一千元,均由陽江市新粵華不銹鋼泵有限公司負擔(已交納)。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
?
?
審 判 長 劉 輝
代理審判員 岑宏宇
代理審判員 張冬梅
?
?
?
?
二 О О 六 年 十一 月 三 日
?
?
書 記 員 耿巍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選民資格案件起訴狀
2020-10-14律師事務所律師辦理刑事訴訟案件操作規程
2020-10-14指定辯護函(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刑事裁定書(駁回自訴用)
2020-10-14××縣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退還、返還扣押(調取)物品、文件決定書
2020-10-14搜查證
2020-10-14出入境管理監視居住/延長監視居住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查詢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提請批準直接受理書
2020-10-14不起訴意見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通緝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提請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報告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聘請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委托勘檢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抗訴請求答復書
2020-10-14罪犯評審鑒定表
2020-10-14罪犯離監探親審批表
2020-10-14罪犯減刑(假釋)審核表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