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東行初字第7號
原告:李興年,男,1952年11月11日生,漢族,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伊蘆鄉李莊村農民,現住東營市河口區孤島鎮朝陽2村。
委托代理人:馬樹林(李興年之妻),女,1970年11月10日生,漢族,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州區洪門鄉朱溝村村民。
被告:東營市人民政府。地址:東營市東城府前街。
法定代表人:劉國信,市長。
委托代理人:張曉蘭,女,1973年3月26日生,東營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行政復議科副科長。
委托代理人:張寶亭,男,東營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科員。
原告李興年因與被告東營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受理案,于2005年9月22日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本院于同日受理后,于2005年9月26日向被告送達了起訴狀副本及應訴通知書。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5年10月21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告李興年及其委托代理人馬樹林,被告東營市人民政府委托代理人張曉蘭、張寶亭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東營市人民政府于2005年9月5日作出東政復不受字(2005)16號《不予受理決定書》,該決定書中申請人是李興年,被申請人是墾利縣人民政府,第三人是橫店集團草業有限公司。該決定書認定申請人對被申請人為第三人頒發墾國用(2003)字第195號《國有土地使用證》不服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經審查,該行政復議申請超過法定復議申請期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九條和第十七條的規定,決定不予受理。
原告李興年訴稱,2001年,原告進入東營進行改堿植棉事業,并與當地村戶簽訂了土地承包開發合同。2005年6月橫店草業畜牧有限公司以民事侵權起訴原告,并出示了墾利縣政府為其頒發的《國有土地使用證》,2005年8月2日,原告就該土地使用證在墾利縣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撤銷該證。2005年8月28日,墾利縣法院以本案應復議前置為由作出的駁回起訴裁定書。2005年8月30日,原告向被告提出行政復議申請,9月5日,被告以超過復議申請期限為由作出不予受理決定。原告認為原告的申請并未超過復議申請期限。墾利縣政府2003年頒發該證時,并未告知原告。2005年6月民事審判中,橫店草業畜牧有限公司作為證據出示該證時,該證的真偽及效力待定,能否對原告構成侵權尚不能確定,直到2005年6月28日二審判決,原告才看到判決書中對該證書作了認定。原告遂于2005年8月2日提起行政訴訟,從二審判決書作出到原告提起行政訴訟不超過1個月的時間,原告并未超申請期限。而且這期間,原告曾多次找到市政府有關部門,對縣政府頒發的使用證提出異議,不斷主張權利,應屬法律規定的中斷事由,不應認定為超過時效。請求法院撤銷被告作出的不予受理決定書,并判令被告對該《國有土地使用證》作出復議。
被告東營市人民政府辯稱:2005年8月30日,原告向被告提出行政復議申請,請求撤銷墾利縣人民政府為橫店集團草業有限公司頒發的《國有土地使用證》。被告收到申請后依法對其復議進行了審查,認為其申請超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規定的60日的復議申請時效,于是依法決定不予受理,于2005年9月5日作出不予受理決定書,并郵寄送達原告。
原告訴狀中稱的“2005年6月”知道該土地使用證內容與事實不符。事實上,早在2005年4月橫店草業畜牧有限公司訴原告的民事侵權案件第一次開庭時原告就知道該證存在。原告應在該時間后及時行使行政復議的權利。原告在起訴狀中稱“橫店集團將此證作為證據出示時,其真偽效力待定”,該理由不能成立,作為一個基本常識,非經法定機關依法定程序予以撤銷或變更,該證即為合法,故不存在真偽及效力待定問題。4月13日庭審過程中,原告及其代理律師自始至終沒有對該證的合法性、合理性提出過異議,且借用該《國有土地使用證》來證明自己的觀點,這一點,從庭審筆錄中可以看出。墾利縣法院2005年4月16日作出的一審民事判決也認為該證合法有效,因此,李興年在一審庭審及一審判決時均知道頒證的具體行政行為的存在,原告8月2日向墾利縣法院提起行政訴訟,8月30日提起行政復議申請,均超過了60日的行政復議申請期限。
原告在訴狀中稱“多次找市政府有關部門,不斷主張權利,應屬法律規定的中斷事由。”首先行政復議法中并沒有規定中斷事由。原告也未能舉證證明其就該證向政府其他部門提出過行政復議申請。即使原告有證據證明其向信訪部門反映過,也不能因為原告想走信訪渠道維護自身權益而放寬行政復議法適用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九條關于不可抗力和其他正當理由的規定不能隨便延伸其外延,否則《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有關時效的規定會成為一紙空文。被告作出的不予受理的決定,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請求法院予以維持。
原告在起訴時提交了以下證據材料:1、墾利縣黃河口鎮人民政府向墾利縣委督查室報送的《關于市委石書記批示的報告》,該證據是復印件,落款時間:2001年11月1日。是黃河口鎮政府就李興年反映承包土地被征用情況做的說明。2、2001年3月的一份《考核認定表》和2003年9月墾利縣招商局出具的證明,以此證明李興年的外來投資者身份。3、(2005)東民四終字第57號民事裁定書。是李興年不服墾利縣法院民事一審判決上訴案的裁定,該裁定撤銷了墾利縣法院民事判決,駁回橫店草業畜牧有限公司的起訴。裁定書的作出時間是2005年6月27日。
經質證,被告對以上1、2號證據的真實性均提出異議,并認為與本案的審查無關。對3號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
被告于2005年9月29日向本院提供了以下證據材料:1、申請書,原告向被告提出復議申請的時間是2005年8月30日。2、山東省墾利縣人民法院庭審筆錄,該庭審筆錄是橫店草業畜牧有限公司與李興年民事侵權糾紛案一審庭審過程的記錄,該次庭審中,橫店草業畜牧有限公司將涉案《國有土地使用證》作為證據向法庭出示。該次庭審的時間是2005年4月13日。3、墾利縣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墾利縣人民法院就橫店草業畜牧有限公司訴李興年民事侵權案作出一審判決。判決書作出的時間是2005年4月16日。4、墾利縣人民法院行政裁定書。原告就土地使用證向墾利縣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該次起訴的時間是2005年8月2日。5、《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二條、第九條、第十七條的規定。
經質證,原告認為,墾利縣法院的民事判決書已被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二審裁定撤銷,故被告提交該判決書已不具備證明力。對墾利縣法院行政裁定書,原告向該院提起行政裁定的時間是2005年8月2日,裁定書的作出時間在2005年8月28日,收到該裁定后,原告即于8月30日向被告提出行政復議申請,應認定原告并未超過復議申請時限。
經庭審質證,本院對證據作如下確認:原告提交的墾利縣黃河口鎮政府的報告、《考核認定表》及墾利縣招商局出具的證明所要達到的證明目的均與本案審查的原告的復議申請是否超過申請期限問題無關,故認定為無效證據。原告提交的(2005)東民四終字第57號民事裁定書與本案的審查具備關聯性,認定為有效證據。被告提交的申請書、墾利縣法院庭審筆錄、墾利縣法院民事判決書、墾利縣法院行政裁定書與本案的審查具備關聯性,認定為有效證據。
本院根據以上有效證據及當事人質證意見認定以下事實:2005年4月13日,在山東橫店草業畜牧有限公司訴李興年民事侵權案庭審中,山東橫店草業畜牧有限公司向法庭出示了墾利縣人民政府于2003年8月向橫店集團草業有限公司頒發的《國有土地使用證》,以證明其對涉案土地享有合法權利,庭審中,李興年對該證進行了質證。2005年4月16日,墾利縣法院就以上民事侵權案作出一審判決,判決認為山東橫店草業畜牧有限公司雖然能證明對涉案土地具有合法的使用權,但不能證明侵權事實存在,該判決駁回了山東橫店草業畜牧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李興年不服該判決,提出上訴。其上訴理由是該土地的合法使用者應是橫店集團草業有限公司而不是山東橫店草業畜牧有限公司,山東橫店草業畜牧有限公司不具備原告的主體資格。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05年6月27日作出二審裁定,以山東橫店草業畜牧有限公司不能證明其是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法人,不符合法定的起訴條件為由,裁定撤銷一審民事判決,駁回山東橫店草業畜牧有限公司的起訴。2005年8月2日,李興年向墾利縣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撤銷涉案《國有土地使用證》。墾利縣法院以李興年未經行政復議為由裁定駁回李興年的起訴。2005年8月30日,李興年向東營市人民政府就該《國有土地使用證》提出行政復議申請,東營市人民政府于2005年9月5日作出《不予受理決定書》。李興年對該《不予受理決定書》不服,于2005年9月20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九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行政復議的,自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60日內提出。該條是對行政管理相對人對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申請行政復議的期限作出的規定。根據該條的規定,復議期限的計算是從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計算,期限是60日。本案原告李興年知道涉案《國有土地使用證》的時間是2005年4月13日,被告提交的墾利縣法院的民事庭審筆錄能夠證明這一事實。自2005年4月13日之后,原告第一次對涉案《國有土地使用證》的合法性提出異議的時間是2005年8月2日,原告向墾利縣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時間,截止2005年8月2日,原告提出復議申請的期限亦超過了60日。原告稱原告曾多次到市政府有關部門反映涉案《國有土地使用證》合法性問題,但未能提交有效證據,原告稱由于法律知識欠缺沒能及時提起行政復議申請,該理由不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九條第二款規定的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況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情形,故對原告提出的理由,本院不予支持。綜上,被告作出的《不予受理決定書》是正確的,應予維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維持被告東營市人民政府作出的《不予受理決定書》。
案件受理費50元,由原告李興年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宋繼業
審 判 員 張曉麗
人民陪審員 孫立茗
二五年十二月八日
書 記 員 邵金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準許撤回上訴、抗訴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核準或者不核準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假釋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領取骨灰通知書(告知罪犯家屬用)
2020-10-14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通知書
2020-10-14逮捕通知書
2020-10-14撤銷停止執行死刑意見通知
2020-10-14刑事確認復查決定書
2020-10-14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檢查證
2020-10-14×××公安局移送案件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處理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公安局解剖尸體通知書
2020-10-14×××看守所收監執行通知書
2020-10-14暫予監外執行審批表
2020-10-14死亡通知書
2020-10-14刑事偵查卷宗
2020-10-14人民檢察院移送案件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要求說明不立案理由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通知立案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