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東行終字第63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東營麗晶大酒店有限公司。地址:東營市濟南路43號。
法定代表人張修霖,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崔守星,山東城合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東營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地址:東營市東城府前街101號。
法定代表人劉汝彬,局長。
委托代理人張軍,男,1969年12月13日生,漢族,東營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工傷醫療科科長。
委托代理人李永飛,男,1982年3月13日生,漢族,東營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工傷醫療科科員。
原審第三人宋輝,男,21歲,山東省廣饒縣顏徐鎮宋王村人。
東營區人民法院就東營麗晶大酒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麗晶大酒店”)訴東營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勞動保障行政確認案,作出(2005)東行初字第38號行政判決,麗晶大酒店不服,向我院提出上訴。我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5年11月2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麗晶大酒店委托代理人崔守星,被上訴人東營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委托代理人李永飛到庭參加了訴訟,原審第三人宋輝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一審法院查明宋輝系麗晶大酒店的職工,擔任司機工作,2004年1月20日接受單位領導安排,送職工回家過春節,當宋輝沿小王路由東向西行駛至封廟村東處時因躲避其他車輛駛入南邊溝內,造成宋輝等人受傷,經廣饒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調查分析,認定宋輝負事故全部責任。2005年1月18日宋輝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向東營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工傷認定,該局于1月21日向宋輝送達限期補正材料通知書,要求宋輝提供受傷職工工傷認定申請書、與用人單位間存在勞動關系的有效證明以及醫療機構出具的受傷后診斷證明書,后宋輝根據東營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要求,提供了申請書、中國農業銀行東營市東營區支行營業部證明(該證明于2005年2月1日出具)、任金國及劉永艷證明(系復印件),對于宋輝是何時提交的以上材料東營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沒有登記,也沒有對宋輝申請履行立案的相關手續,即進入工傷認定程序。2005年3月15日東營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向麗晶大酒店送達提出答復通知書,同年3月26日作出東勞工認字[2005]7號工傷認定決定書,認定宋輝受傷屬工傷,麗晶大酒店不服,向東營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東營市人民政府維持了該具體行政行為。
一審法院認為,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第二款、第十八條、《工傷認定辦法》第六條、第七條的規定,宋輝應當在事故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即在2005年1月20日前向東營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本案東營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提供的由宋輝填寫的工傷認定申請表落款時間為2005年1月18日,2005年1月21日,東營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向宋輝送達限期補正材料通知書,要求其補充提供受傷職工工傷認定申請書及與麗晶大酒店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的相關證據材料等,說明了宋輝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時間在前,提交申請書在后。東營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沒有對宋輝申請履行立案的相關手續,即進入工傷認定程序,不符合《工傷認定辦法》第七條的規定。東營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稱立案時間為2005年1月27日的結論不能成立。麗晶大酒店懷疑宋輝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的時間不真實,因未提供相應證據予以證明,結合本案其他證據進行分析,也不必然得出落款時間為2005年1月18日的工傷認定申請表系倒簽時間的結論,麗晶大酒店主張宋輝申請工傷認定超期的主張不予支持。宋輝作為麗晶大酒店單位司機,接受單位領導安排,送職工回家途中,因躲讓其他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受傷,對該事實雙方均無異議,說明宋輝受傷確因工作原因引起,由于司機工作的地點不固定,行駛途中的任何地點均可視為其工作場所。盡管宋輝負事故全部責任,由于其在主觀上并沒有蓄意制造交通事故的故意,《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六條第(一)項的規定不適用于本案?;谝陨戏治?,東營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一)項之規定,確認宋輝受傷屬工傷并無不當。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司機工傷認定問題的復函是對《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第八條、第九條作出的解釋,由于該試行辦法已被新的《工傷保險條例》所替代,東營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不應繼續適用該復函作為認定宋輝工傷的依據。東營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沒有對宋輝提交申請書、工傷認定申請表、補充提供證據材料的時間及其他相關事項進行登記、立案環節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辦案程序存在一定瑕疵。由于以上瑕疵不能必然得出宋輝超期申請的結論,也不能否認宋輝系因工受傷的事實,因此,東營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作出的東勞工認字[2005]7號工傷認定決定書,認定宋輝受傷屬工傷的結論是正確的。麗晶大酒店請求撤銷東營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無證據支持,其理由不能成立。原審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十六條第(四)項之規定,判決駁回麗晶大酒店的訴訟請求。
上訴人麗晶大酒店不服一審判決上訴稱,一、被上訴人行為存在程序違法性。行政訴訟中,上訴人無義務證實被上訴人的行為違法,本案中被上訴人提供的證據不能證實其程序合法。一審法院用“不完善”、“一定瑕疵”來淡化被上訴人程序違法性不當;二、被上訴人適用法律錯誤。根據廣饒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的責任認定,宋輝在本次事故中負全部責任,其行為違反了《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同時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二十七條第六款“違反交通規則,造成交通事故,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之規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六條第(一)項的規定,從文意上看,顯然包括了故意和過失。故原審第三人的行為屬于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屬于工傷認定的例外情形。一審法院和被上訴人認為本案不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的例外情形,屬適用法律錯誤。另,一審認定被上訴人作出工傷認定的法律依據之一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司機工傷認定的復函,被上訴人不應再繼續適用,這就表明被上訴人的具體行政行為適用法律不當,應予撤銷。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改判,撤銷被上訴人作出的東勞工認字(2005)7號工傷認定決定書,一、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
被上訴人東營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答辯稱,一、依照法律法規規定,宋輝的受傷應認定為工傷。本案宋輝從事的是司機工作,司機工作是一種具有較高危險度的特殊工種,就司機的工傷認定問題,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司機工傷認定問題的復函》中有明確規定。宋輝按照單位領導安排送本單位職工回家途中發生車禍導致傷殘,按照該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宋輝雖負事故全部責任,但系因躲讓其他車輛而發生車禍,其在行駛過程中無醉酒或蓄意制造交通事故等行為,即宋輝發生交通事故時并不具備勞動部復函規定的不應認定工傷的情形,而應認定為工傷?!豆kU條例》與《工傷認定辦法》的立法精神均是“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的合法權益,因此,在操作過程中普遍遵循補償不究過錯原則,傾斜于受害人原則,具體到本案,不宜對《治安處罰條例》的有關條款作過于寬泛理解。二、被上訴人做的工傷認定程序合法。宋輝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時間是2005年1月18日,并于該日按要求填寫了《工傷認定申請表》。被上訴人于2005年1月20日向宋輝送達了《限期補正材料通知書》,在宋輝提交了上述材料后于2005年1月27日正式受理該案。無論宋輝是在2005年1月18日還是2005年1月19日提出申請,都沒有超出一年的申請期限。上訴人所謂被上訴人讓宋輝倒簽申請時間的推斷不應予以采信。綜上,被上訴人作出的工傷認定決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請求法院依法給予維持。
庭審中,上訴人對工傷認定決定書的認定事實沒有異議,法庭重點就被上訴人作出工傷認定的程序及適用法律進行了審查。
就工傷認定決定書的作出程序,被上訴人向法庭提交了以下證據:
1、宋輝申請工傷認定提交的申請書。該申請書的落款時間:2005年1月19日。
2、工傷認定申請表。該表填表日期:2005年1月18日。
3、向宋輝送達的限期補正材料通知書及送達回證。該通知書限期宋輝補正的材料包括工傷認定申請書和勞動關系證明,通知書的送達及簽收時間是2005年1月21日。
4、向麗晶大酒店送達的提出答復通知書及送達回證。該通知書的送達時間是2005年3月15日。
5、工傷認定決定書的送達回證。工傷認定決定書送達雙方當事人的時間分別是2005年4月7日和4月6日。
被上訴人同時就其工傷認定程序中的有關問題進行了說明。就宋輝向被上訴人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時間問題,被訴人稱,宋輝于2005年1月18日向被上訴人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并予當日填寫了申請表。因宋輝當日未帶齊申請書及有關材料,被上訴人要求他補正材料,宋輝的申請書是之后補正的,故申請書載明的日期在申請表之后。被上訴人在宋輝補正齊全材料后,于2005年1月27日正式受理該工傷認定申請。關于宋輝提交的一份銀行出具的證明中落款時間是2005年2月1日,該時間在被上訴人立案之后,被上訴人稱,宋輝補正材料時,向被上訴人提交了其工資存折,以證明宋輝與麗晶大酒店存在勞動關系,后來,宋輝將該存折復印后取回,并到銀行取得該證明,在被上訴人對案件立案之后,又向被上訴人提交了該份銀行證明。
就工傷認定的適用法律,被上訴人向法庭提交了《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一)項和《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司機工傷認定問題的復函》。
本院對證據的認證及對事實的確認同一審法院認定。
本院認為,被上訴人工傷認定決定書中所確認的事實,經過了調查、取證,上訴人亦予以認可,應認定被上訴人作出的工傷認定決定書認定事實清楚。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宋輝應在事故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即2005年1月20日前向被上訴人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宋輝于2005年1月18日到被上訴人處申請工傷認定,被上訴人依法受理,符合《工傷保險條例》規定。關于申請書的提交在申請表之后的問題,被上訴人對此作出了解釋,結合被上訴人提交的向宋輝送達的限期補正材料通知書載明的內容,被上訴人的解釋具備合理性,本院予以采信。對上訴人因此認為工傷認定申請表的填寫時間系倒簽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本案被上訴人作出工傷認定過程中,未能告知相對人案件的受理情況,立案時間不明,不符合《工傷認定辦法》第七條的規定。被上訴人稱其立案時間是2005年1月27日,截止工傷認定決定書送達雙方當事人的時間4月7日,其作出工傷認定的時間超過了法定60日的結案時限。被上訴人在對該工傷認定案件處理過程中存在著以上的立案時間不明和超結案時限問題,因以上問題未影響到行政執法人員對本案事實的認定,故不足以成為撤銷該工傷認定決定書的理由。
原審第三人是司機,其在駕駛車輛執行本單位正常工作時發生交通事故并受傷。其受傷情形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一)項的規定,關于《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司機工傷認定問題的復函》,該復函是針對司機在從事本單位正常工作時受傷應否認定工傷的答復,該答復雖是在《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實行期間的答復,但同樣符合《工傷保險條例》對該類情形的立法精神。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工傷認定法律適用的請示的答復》中亦明確了司機因公外出造成交通事故,未構成交通肇事罪,也不屬于自殺、酗酒、蓄意制造交通事故的,應認定為工傷。故被上訴人對本案的適用法律正確。上訴人稱,原審第三人的行為違反了《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和《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屬于不得認定為工傷的情形。司機工作,屬于高度危險作業,司機在執行職務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一般會出現違反交通規則的情形,如果僅因此認定該類受傷情形不屬于工傷,顯然對從事司機職業的職工不公平,亦不符合公平、公正原則的需要。本案原審第三人的行為未構成交通肇事罪,也不屬于自殺、酗酒、蓄意制造交通事故情形,故《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六條第(一)項的規定并不適用本案。對上訴人的該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上訴請求不予支持,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50元,由上訴人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宋繼業
審 判 員 張曉麗
審 判 員 侯麗萍
二五年十一月二日
書 記 員 邵金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附帶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原判決用)
2020-10-14取保候審決定書
2020-10-14刑事辯護律師事務所函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調解書(一審自訴案件用)
2020-10-14刑事裁定書(高級人民法院核準死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結)令(刑事案件用)
2020-10-14關于……(被告人姓名和案由)一案的審理報告(一審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提請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報告表(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出庭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通知書(無期徒刑用)
2020-10-14不批準逮捕決定書回執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撤回抗訴決定書(報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備案)
2020-10-14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查詢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撤銷不(予)批準逮捕決定通知書
2020-10-14解除監視居住通知書(送達執行機關)
2020-10-14糾正不當假釋裁定意見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院不抗訴決定書
2020-10-14刑事賠償確認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