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東行終字第70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康玉廳,男,1967年4月10日出生,漢族,東營區勝利街道辦事處辛鎮村村民,住該村。
委托代理人陳衛華,男,1964年10月10日出生,漢族,東營區勝利街道辦事處辛鎮村村民,住該村。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東營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直屬警察一大隊(以下簡稱交警一大隊)。住所:東營市東城曹州路43號。
法定代表人孫仲才,大隊長。
委托代理人王金剛,山東齊征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王相國,男,1976年2月1日出生,漢族,交警一大隊干部,住東營市黃河路17號。
原審第三人馬建軍,男,1969年8月5日出生,漢族,個體工商戶,住東營?黃坊ㄔ?-402號。
委托代理人樊利波,山東達洋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孫瑞璽,山東達洋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第三人張學習,男,1973年3月20日出生,漢族,東營區西范鄉辛集村村民,住該村。
東營市東營區人民法院就康玉廳訴交警一大隊及馬建軍、張學習道路行政確認一案,作出的(2004)東行初字第51號行政判決書,上訴人康玉廳不服,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4年12月1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康玉廳及其委托代理人陳衛華,被上訴人交警一大隊的委托代理人王金剛、王相國,原審第三人馬建軍的委托代理人樊利波到庭參加了訴訟,原審第三人張學習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認定,2002年11月24日3時9分許,東營區西范鄉辛集村張學習駕駛魯E-03738號大型貨車,沿辛鎮村村委會西側南北路由北向南行至黃河路左轉彎時,與沿黃河路由東向西行駛至此的東營區海河路辦事處馬建軍駕駛的魯E-83680號小型貨車相刮,致馬建軍及乘坐該車的山東費縣城北鄉韓莊村王立青、黃河鉆井公司上海大眾勝利維修站呂建海受傷,王立青經醫院搶救無效于當日死亡,造成交通事故。交警一大隊于2002年12月13日作出第200200702號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原審認為,原告作為事故車輛的所有人,第三人張學習在受雇期間駕駛車輛造成交通事故,被告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確定的事故責任對原告此后的權利義務產生實際影響,即原告與被告的具體行政行為存在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故原告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起訴。被告在作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時未告知訴權或起訴期限,原告提起訴訟自知道被告的具體行政行為時起未超過2年的期限,符合最高法院司法解釋的有關起訴期限的規定。被告提供的證據能夠證明案件事實,原告主張被告作出的責任認定書認定事實不清,程序錯誤,但未提供證據證明相關事實,其理由不能成立,對原告的主張不予支持。原審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十六條第(四)項之規定,判決駁回原告康玉廳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50元,由原告負擔。
上訴人上訴稱,一、原審判決減輕交警一大隊的證明責任,強加于上訴人以證明責任。依照法律及司法解釋的規定,交警一大隊對其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有證明責任,即使上訴人不能證明該行為違法,亦不能免除其證明責任。被上訴人提交的證據并非事故的全面證據,如缺少第三人馬建軍訊問筆錄、馬建軍在事故發生時的精神狀況(特別是是否飲酒)、小型貨車的制動設備安全狀況等,被上訴人在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全面適用現有證據,其選擇適用的證據不能證明上訴人的交通事故責任。二、一審無視現有證據及其證明能力,得出錯誤結論。根據被上訴人提交的證據,可以斷定馬建軍違章行使,有過失(未盡注意義務),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違章與事故之間或者過失與事故之間有因果關系,應負事故責任。三、一審認定被上訴人提供的證據能夠證明案件事實沒有根據。被上訴人提供的證據是不全面的,且因被上訴人的選擇使用,未能證明案件事實。請求撤銷原判,依法改判。
被上訴人交警一大隊在庭審中答辯稱,上訴人的訴訟主體不適格,且其起訴期限已經超過法定期限;被上訴人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程序合法,適用法律正確,請求維持一審判決。
原審第三人馬建軍在庭審中答辯稱,被上訴人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事實正確,其所提交的證據能夠證明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請求維持一審判決。
被上訴人交警一大隊在一審中提交了以下證據:1、道路交通事故報案、立案登記。2、現場技術照片14張。3、現場圖兩份。4、現場勘查筆錄。5、道路交通事故車輛痕跡檢驗記錄。2002年11月28日,對魯E-03738、魯E-83680號車進行了痕跡檢驗。6、對張學習的訊問筆錄。主要內容,2002年11月24日3時許,張學習駕駛解放翻斗大貨車魯E-03738在黃河路辛鎮紅綠燈路口西側50米處的小路口發生事故,該車車主為康玉廳,張學習受雇于康玉廳開車拉貨。事故發生時,其沿辛鎮村南北街由北向南至黃河路左轉彎駛上黃河路,車頭駛到雙黃線北1米處,車速為10公里每小時,車上裝載沙子21噸(該車核定載重8噸)。7、對燕軍國(燕軍海)的訊問筆錄。當時乘坐張學習駕駛的車輛,與張學習的陳述一致。8、交警一大隊出具的查破經過。9、送達回執五份。10、道路交通事故調解記錄兩份。交警一大隊分別于2004年7月7日和26日進行了調解,未達成一致意見,調解終結。11、《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12、《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
上訴人對以上證據,發表了質證意見,認為,3號證據現場圖可以證明事故發生時,魯E-83680號小型貨車沒有在自己應該行駛的車道內行駛,也沒有剎車,屬于違章及過失行為。6號證據對張學習的訊問筆錄中可以證明魯E-83680號小型貨車有闖紅燈的嫌疑。同時上訴人認為,被上訴人沒有對小型貨車駕駛員當時的精神狀態、車輛的安全性能等問題進行調查取證。
被上訴人發表了以下辯駁意見,魯E-83680小型貨車占道是占用的直行車道,與該事故沒有因果關系;原審第三人發現東面來車,但判斷失誤,而沒有讓行。
合議庭經評議,認為被上訴人提交的1-10號事實證據均與案件具有關聯性,可以證明案件基本事實,且真實合法,認定為有效證據。
依據被上訴人提交的有效證據,本案確認的事實與原審判決確認的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上訴人作為魯E-03738號車的車主,雇傭司機張學習駕駛車輛,張學習在駕駛車輛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被上訴人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必然會影響到康玉廳的權利義務關系,其與該行為具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故上訴人具有訴訟主體資格,一審對該問題認定是正確的;被上訴人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中未告知訴權及起訴期限,上訴人于2003年2月12日收到該事故責任認定書,其起訴期限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計算,至原審原告起訴時,未超過起訴期限。被上訴人提交的有效證據能夠證明其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所認定的事實。該責任認定書中表述的兩車相刮,上訴人對此提出異議,對該道路交通事故使用“相撞”或“相刮”表述,不影響案件事實的認定。上訴人主張一審判決減輕了被上訴人的證明責任,而強加于上訴人證明責任,一審判決是在確認原審被告提供的證據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基礎上作出,上訴人的該主張不能成立。上訴人認為被上訴人在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責任書時,未對原審第三人馬建軍進行訊問、未對馬建軍的精神狀況、駕駛車輛的安全性能進行檢測,被上訴人辯解為原審第三人當時因受傷較重,不可能對其進行相應的調查,但未向我院提交證據予以證明,應屬于被上訴人在作出行政行為時存在的瑕疵,該瑕疵不影響案件基本事實的認定,尚不足以導致其行政行為違法,對上訴人以此認為被上訴人行政行為違法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上訴人提出的被上訴人作出的道路事故責任認定書因未全面適用證據,導致認定事實不清的主張亦不能成立。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程序合法,適用法律正確。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上訴請求不應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案件受理費50元,由上訴人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王少南
審 判 員 宋繼業
審 判 員 焦 偉
二00四年十二月十七日
書 記 員 邵金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裁定書(準許或駁回催告申請用)
2020-10-14民事裁定書(終結船舶優先權催告用)
2020-10-14破產程序終結裁定書
2020-10-14刑事裁定書(減、免罰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送達回證(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取保候審執行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領取骨灰通知書(告知罪犯家屬用)
2020-10-14拘留決定書回執
2020-10-14抗訴(上訴)案件出庭檢察員意見書
2020-10-14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送達原持有人)
2020-10-14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送達犯罪嫌疑人)
2020-10-14出入境管理監視居住/延長監視居住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鑒定聘請書
2020-10-14×××公安局撤銷案件決定書
2020-10-14訊問筆錄
2020-10-14×××公安局調取證據清單
2020-10-14×××公安局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移送案件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要求說明不立案理由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