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裁定書
(2004)東行終字第71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劉孝文,男,1940年3月19日生,漢族,墾利縣墾利鎮雙河村村民,現住該村。
上訴人(原審原告)齊來芝,男,1949年3月8日生,漢族,墾利縣墾利鎮雙河村村民,現住該村。
上訴人(原審原告)楊克文,男,1957年12月23日生,漢族,墾利縣墾利鎮雙河村村民,現住該村。
三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崔瑜,山東正義之光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墾利縣國土資源局。
法定代表人劉國慶,局長。
委托代理人陳金國,男,漢族,1974年8月7日生,墾利縣國土資源局職工。
委托代理人王向鋒,男,漢族,1977年10月16日生,墾利縣國土資源局職工。
墾利縣人民法院就劉孝文、齊來芝、楊克文訴墾利縣國土資源局土地行政證明案,于2004年11月10日作出(2004)墾行初字第26號行政裁定,上訴人劉孝文、齊來芝、楊克文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4年12月15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齊來芝、楊克文及齊來芝、楊克文、劉孝文委托代理人崔瑜、被上訴人委托代理人陳金國,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案經一審法院審查認為,被告在示意圖上寫上“情況屬實”并加蓋公章,是其在職權范圍內行使的行政證明行為,并非是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行政行為。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2004)東民四終字第107號民事判決書,已對被告2004年3月8日作出的證明行為的效力予以確認,且該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因此,三原告所訴的行政行為已被生效判決的效力所羈束。原審裁定:駁回原告劉孝文、齊來芝、楊克文的起訴。
上訴人劉孝文、齊來芝、楊克文上訴稱,一、被上訴人的行政證明行為實際是確認了墾利縣墾利鎮雙河村村委會對涉案國有土地具有合法使用權。因該行政證明而使(2004)東民四終字第107號民事判決書認定雙河村村委會對涉案國有土地具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權。因此,在雙河村村委會未按法定程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證的情況下,該行政證明確認其具有土地使用權,實際代替了城鎮國有土地出讓程序,是違規出讓行為,是可訴的行政行為。二、一審裁定適用法律錯誤。(2004)東民四終字第107號民事判決書對該已經生效的行政證明行為是作為證據來使用的,該民事判決對行政行為無羈束力,只有行政判決才對行政行為產生羈束力。況且,上訴人起訴該行政行為的原因正是因為該民事判決采用該行政證明作為證據,直接影響了上訴人的民事權利。因此,一審法院裁定駁回上訴人的起訴是錯誤的。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撤銷一審裁定,指令一審法院審理該案。
被上訴人墾利縣國土資源局答辯稱,一、涉案土地為墾利鎮雙河村村委會有使用權的國有土地,被上訴人的證明行為并非確定土地權屬的行政行為。墾利鎮西雙河村與雙河村相繼“農轉非”,其全部成員轉為城鎮居民,兩村原集體土地所有權相應地轉為國有土地使用權,土地在政府沒有收回之前,為兩村有使用權的國有土地。2004年3月8日,兩村在上訴人建設商貿樓處確認雙方權屬界線,經查閱2000年國土資源調查時雙方認可的權屬界線,與現在雙方認可權屬界線一致。被上訴人作為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只是對雙方所認可界線進行了核實。被上訴人在所認可權屬界線無爭議的“土地示意圖”上注明“情況屬實”字樣,并非確定土地權屬的行政行為,也不是代替城鎮國有土地出讓程序,只是核實雙方權屬界線無爭議,并無不當之處。二、一審法院作出的裁定適用法律正確。(2004)東民四終字第107號民事判決書已對該行為的效力予以確認,且該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因此,一審法院作出的裁定是正確的,請求二審法院予以維持原審裁定。
二審中,被上訴人墾利縣國土資源局向法庭提供了以下證據:
1、土地示意圖。證明2004年3月8日墾利縣墾利鎮雙河村與西雙河村出具雙方權屬界線的一張示意圖,且被上訴人在該“土地示意圖”上注明“情況屬實”是對該土地權屬進行了認定。
2、《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1995年)第14條。
3、山東省人民政府(88)魯政函82號關于將墾利縣復興等三個村農民轉為非農業戶口的批復。
以上1-3號證據,證明:涉案土地使用權屬于村集體,也就是說該土地還是雙河村享有使用權,上訴人沒有使用權,盡管上訴人在涉案土地上建設房屋,但并沒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權,只有辦理了合法的手續才具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權;2004年3月8日被上訴人出具的“情況屬實”,是說明雙河村對涉案土地有使用權,被上訴人的行為并非確定土地權屬的行政行為,更不存在違規出讓土地的行為;(2004)東民四終字第107號民事判決書已對該行為的效力予以確認,且該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上訴人所訴的行政行為已被生效判決的效力所羈束,故一審法院裁定駁回上訴人的起訴是正確的,請求二審法院予以維持。
上訴人認為,1、雙河村村委會自80年代初已“農轉非”,集體土地全部轉為國有土地,被上訴人2000年國土資源調查圖只是在確認“農轉非”以后原集體土地的界線而不是確認原村集體具有國有土地使用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第31條第2款的規定,雙河村村委會繼續使用土地是為了防止土地閑置,該村委會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依據法定程序辦理合法手續,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才能享有合法的使用權。2001年在該土地上進行了新的規劃建設,雙河村村委會就已失去了土地使用權,上訴人經墾利縣建設局批準,在該土地上建設房屋,這證明該建設項目已經占用原村集體使用的國有土地,依據法律規定只能給雙河村村委會相應的補償,而被上訴人無視該土地已經重新規劃建設這一事實,于2004年3月8日另行出具了“土地示意圖”,確認了雙河村村委會對國有土地具有使用權,違反了法律規定的土地出讓程序,因此,被上訴人出具的行政證明行為本質就是違規出讓了國有土地;2、該案應適用《山東省實施土地管理法辦法》第31條的規定,不應適用1995年《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第14條的規定;3、民事審判權無權審查行政權在實體上是否合法,只能采信行政行為的證明效力。正是因為(2004)東民四終字第107號民事判決采信了證明行為的證據,才使該行政證明行為對上訴人產生了直接的利害關系,否則,上訴人不會起訴該行政證明行為;4、被上訴人使用1998年山東省人民政府的復函,用來證明其收回土地程序是有法律依據的,上訴人認為,該證據是政府的一個文件不能作為法律依據使用;5、一審法院以該案已被生效判決的效力所羈束,而裁定駁回上訴人的起訴是錯誤的,請求二審法院撤銷一審裁定,指令一審法院審理該案。
同時,三上訴人向法庭提交了以下證據:
1、東營市人民政府關于墾利縣縣城規劃區界定的批復(92)東政函字14號。證明涉案土地在1992年已收歸國有,并在東營市規劃區內。該地段內的土地利用和項目建設須報東營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批。被上訴人無權不按法定程序確認雙河村村委會對該宗國有土地具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權。
2、墾利縣人民政府專題辦公會議紀要《關于利河路和辛河路西側拆遷改造有關問題的會議紀要》。證明涉案土地在城市規劃區內,是國有土地,已進入拆遷改造建設程序。依據《山東省實施土地管理法辦法》第31條第2款的規定,在建設項目占用該土地時,應當按征地辦法和標準給予原村委會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補償,而不應確認其具有國有土地的使用權,被上訴人的確認行為違法。
3、土地示意圖。證明在2004年3月8日,在涉案土地上的拆遷改造建設項目已完成的情況下,確認雙河村村委會對涉案土地具有使用權,程序違法,且無法律依據。
4、《基本建設項目開工報告表》。證明涉案土地已被國家征用,上訴人在該涉案土地上投資建設已經墾利縣建設局規劃部門及墾利縣建設局建設管理部門批準。在此近一年后,被上訴人仍確認涉案土地使用權為雙河村委會使用,無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且程序違法。
5、(2004)東民四終字第107號民事判決書。證明被上訴人的確認行為是具體的行政行為,并已經對上訴人的利益產生了實際的影響。
被上訴人認為,上訴人提交的證據不能證明上訴人的土地使用權被國家收回,土地使用權仍歸雙河村使用;對涉案土地是國有土地是無爭議的,該土地是歷史上沿用下來的,在國家沒有收回前,該土地還是雙河村集體擁有的土地;本案即使被上訴人不出具證明,也不能否認雙河村對該國有土地的使用權,本案真正的利益沖突是上訴人和雙河村之間的問題,被上訴人出具的證明并非確定土地權屬的行政行為。
經審理,本院認為,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04年8月16日作出的(2004)東民四終字第107號民事判決書,已對被上訴人于2004年3月8日作出的行政證明行為的效力予以確認,且該判決書已發生法律效力,故三上訴人所訴的行政證明行為為生效判決的效力所羈束,應裁定駁回起訴。對上訴人主張墾利縣墾利鎮雙河村村委會未按法定程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證,被上訴人在“土地示意圖”上注明“情況屬實”并加蓋公章,實際是確認了雙河村村委會對涉案國有土地具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權,是違規出讓土地行為。對上訴人的該主張,本院認為,墾利縣墾利鎮雙河村村委會在涉案土地上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是“農轉非”后歷史上沿用下來的,并非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且被上訴人在“土地示意圖”注明“情況屬實”并加蓋公章,只是依據2000年國土資源調查時雙方認可的權屬界線對土地現狀與權屬界線進行了核實,是其在職權范圍內行使的行政證明行為,并非確定土地權屬,也并非違規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行為。因此,對三上訴人的該主張本院不予支持。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上訴請求不予支持。原審裁定適用法律、法規正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之規定,裁定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
二審案件受理費50元,由三上訴人負擔。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審 判 長 宋繼業
審 判 員 侯麗萍
代理審判員 張曉麗
二00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書 記 員 邵金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判決書(宣告船舶不附有優先權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補正裁判文書失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收監執行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傳票(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請書—涉及國家秘密案件用(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罪犯保外就醫取保書
2020-10-14抗訴(上訴)案件出庭檢察員意見書
2020-10-14糾正不當假釋裁定意見書
2020-10-14刑事拘留通知書
2020-10-14指定管轄決定書(送達被指定管轄的人民檢察院)
2020-10-14刑事賠償復議申請書
2020-10-14出入境管理監視居住/延長監視居住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凍結/解除凍結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立案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立案理由審查意見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予批準逮捕案件補充偵查提綱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撤銷案件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辯護律師收集案件材料許可證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延期審理建議書
2020-10-14罪犯減刑(假釋)審核表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