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邦弘訴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專利行政糾紛案一審
????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
行政判決書????(2006)一中行初字第952號
????
原告樊邦弘,男,1953年9月12日出生,住
香港特別行政區九龍尖沙咀科學館道14號新文華中心A座13樓。
???? 委托代理人喻新學,
江門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專利代理人。
???? 委托代理人張清,江門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專利代理人。
???? 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區北四環西路9號銀谷大廈10-12層。
???? 法定代表人廖濤,副主任。
???? 委托代理人張田勇,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第六申訴處審查員。
???? 委托代理人杜微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行政訴訟處審查員。
???? 第三人
中山市偉來燈飾有限公司,住所地
廣東省中山市石岐區青溪路166號。
???? 法定代表人高宇洲,總經理。
???? 委托代理人尹文濤,中山市科創專利代理有限公司專利代理人。
???? 委托代理人李小忠,男,漢族,1969年10月11日出生,中山市偉來燈飾有限公司經理,住廣東省中山市石岐區東盛花園映月居19幢601房。
???? 原告樊邦弘不服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簡稱專利復審委員會)于2006年4月17日作出的第8251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簡稱第8251號決定),于法定期限內向本院提起訴訟。本院于2006年7月27日受理本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并按照法律有關規定通知中山市偉來燈飾有限公司(簡稱偉來公司)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于2006年10月9日公開
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樊邦弘的委托代理人喻新學、張清,被告專利復審委員會的委托代理人張田勇、杜微科,第三人偉來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尹文濤、李小忠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 第8251號決定系專利復審委員會就偉來公司針對樊邦弘擁有的專利號為ZL 02270824.3、名稱為“帶縱向槽的二線打孔美耐燈”的實用新型專利(簡稱本專利)所提出的無效宣告請求作出的。第8251號決定認定:
???? 1、關于證據和現有技術
???? 樊邦弘對對比文件1、2的真實性沒有異議,因此對比文件1、2可以作為該案證據使用。同時由于對比文件1、2是中國專利文獻,且公開日期均在本專利的申請日前,因此構成本專利的現有技術。
???? 2、關于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
???? 對比文件1公開了一種非霓虹燈條條體4,包括由透明或半透明的軟性或半軟性PVC材料或相似的塑膠材料構成的圓條狀主條體20(相當于本專利中的芯線1),在主條體20中設有兩條導電電線3a、3b,且主條體20縱向方向的上、下周壁具有一對適當深度、寬度的凹槽21、22,主條體20的上、下凹槽21、22上,沿主條體20的橫向方向設有一系列大孔27(相當于本專利中的橫向孔1-4),小燈泡1由發亮體10(相當于本專利中的發光體2)和發亮體10下側連接的導電金屬線11、12(相當于本專利中的連接線3)組成,發亮體10安裝在大孔27中,小燈泡1通過導電金屬線11、12與導電電線3a、3b或相鄰小燈泡1的導電金屬線11、12進行連接,每個小燈泡1的兩條導電金屬線11、12分別平放在凹槽21(相當于本專利中的縱向槽1-2)內,穿在主條體20上下凹槽21、22所預設的小孔28中,利用一金屬導電塞5插入后固定連接,主條體20外裹覆有表層40(相當于本專利中的外皮4),燈條4的外形除可為圓條狀外,也可為橢圓條狀、方條、三角形條、菱形條、多角形條狀及螺旋形條狀等
其它任意條狀體(參見對比文件1的第4頁第1行至第5頁第8行)。雖然樊邦弘認為權利要求1中的“縱向槽”是“用裝在擠塑機或打孔機上的刀片劃開芯線上的縱向孔而形成的”(本專利說明書第3頁第4-5行),是鎖口槽,不同于對比文件1中的開口槽21,但是其所述的上述技術特征并未記載在本專利權利要求1的技術方案中,而說明書和附圖中的相關內容在確定該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時,僅用于解釋權利要求,而不是對其進行進一步限定,對比文件1中的凹槽21實際上已經公開了本專利權利要求1中的“縱向槽”這一技術特征。因此,對比文件1已經公開了本專利權利要求1的全部技術特征,兩者的技術方案實質上相同,并且對比文件1與本專利屬于相同的技術領域,本專利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在芯線上設置縱向槽以放置發光體引腳、連接線和電子器件的美耐燈,對比文件1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在主條體上設置凹槽以放置小燈泡的導電金屬線的燈條,兩者解決的技術問題實質相同,并能產生相同的技術效果,因此,權利要求1相對于對比文件1不具備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新穎性。
???? 權利要求2、3、5、6、7是權利要求1的從屬權利要求,它們的附加技術特征也分別被對比文件1公開了,將權利要求2、3、5、6、7的技術方案分別與對比文件1公開的內容相比,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實質相同,并能產生相同的技術效果,在它們分別引用的權利要求1不具備新穎性的情況下,權利要求2、3、5、6、7分別相對于對比文件1也不具備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新穎性。
???? 3、關于創造性
???? 權利要求4是權利要求1的從屬權利要求,其附加技術特征為“所述芯線的形狀可以是方形”,對比文件2公開了一種幻彩燈,如圖2所示,其燈體內芯1的截面形狀為方形,對比文件2與本專利和對比文件1屬于相同的技術領域,對比文件1中已經公開了燈條4的外形可以為方條狀,因此在對比文件2的啟示下,可以將對比文件1中的主條體20由圓條狀改為方條狀,從而得到權利要求4的技術方案。由此可知,在對比文件1的基礎上結合對比文件2得出權利要求4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權利要求4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不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不具備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規定的創造性。
???? 綜上所述,本專利權利要求1、2、3、5、6、7不具備新穎性,權利要求4不具備創造性。
???? 基于上述理由,專利復審委員會做出第8251號決定,宣告本專利權全部無效。
???? 原告樊邦弘不服第8251號決定,在法定期限內向本院提起訴訟,稱:
???? 一、被告違反了請求原則。口頭審理過程中在證據的調查階段第三人已明確表示放棄證據2的使用,僅用證據1作為評價本專利新穎性、創造性的對比文件,而且在口頭審理過程中雙方也未對該對比文件發表任何意見,在這種情況下,被告在第8251號決定中仍引用了證據2來作為評價本專利權利要求4創造性的對比文件,明顯違反了審查程序中的“請求原則”。
???? 二、被告認定事實錯誤。(1)對比文件1并未公開本專利權利要求1中的“縱向槽”這一技術特征。實際上本專利的“縱向槽”并非對比文件的“凹槽21”,通過專利說明書及附圖對該“縱向槽”解釋,可以明顯得出兩者結構并不相同的結論。(2)對比文件1和本專利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不同。對比文件1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一定抗壓強度、外形可隨意彎折成多種形狀的非霓虹燈條。對比文件1中燈條的結構正是具備了本專利背景技術中提到的現有軟管燈所存在的種種缺點和不足,如“芯線是實心體,所用塑料多,成本高”、“發光體引腳及連接線易突起于芯線表面,不便包外皮”、“如需在芯線上再放置一些電阻、整流管等稍粗的電子元件就需重新制作打孔模”等問題,可以說,本專利的技術方案正是解決了類似對比文件1這樣的現有技術所存在的種種問題,而達到了很好的技術效果。被告認定本專利與對比文件1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相同,從而得出了錯誤的認定。(3)對比文件1和本專利所產生的技術效果不同。本專利通過在芯線上設置縱向通槽,不僅可以大大節約原材料,降低成本,而且可以克服現有技術中芯線表面設置凹槽所帶來的“發光體引腳及連接線易突起于芯線表面,不便包外皮”的缺點,同時還足以放置電阻、整流管等稍粗的電子元件而不需重新制作打孔模,其相對于對比文件1中的燈條結構在技術上的進步和有益效果是十分明顯的。而被告沒有理解本專利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而認定本專利與對比文件能產生相同的技術效果,最終得出本專利沒有新穎性的結論,屬于認定事實錯誤。
???? 綜上,原告認為,第8251號決定認定事實錯誤,違反了審查原則,請求人民法院判決
撤銷第8251號決定,維持本專利權有效。
???? 被告專利復審委員會辯稱:1、原告稱第三人在口頭審理過程中已經放棄使用證據2,但在口頭審理記錄表中沒有相應記載,并且原告核實了對比文件1、2的真實性。2、關于權利要求1是否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原告認為對比文件1并未公開本專利權利要求1中的“縱向槽”這一技術特征,兩者并非具有相同的結構。對此,第8251號決定中已經詳細說明了理由。由于本專利權利要求1的技術方案中沒有記載本專利“縱向槽”與對比文件1的區別之處,因此權利要求1的技術方案不能解決“發光體引腳及連接線易突出于芯線表面,不便包外皮”的技術問題,從而也不能達到原告所說的相應技術效果。綜上,第8251號決定認定事實清楚,
適用法律正確,請求人民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維持第8251號決定。
???? 第三人偉來公司述稱:1、對比文件1公開了本專利的權利要求1的所有技術特征,其中,對比文件1中的“凹槽21”的技術特征就是本專利中的“縱向槽”的技術特征, 原告所述的不同之處并未在權利要求書中記載,而說明書只能是支持權利要求書,不能用來重新定義和修改權利要求書。2、對比文件1和本專利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完全相同,產生的技術效果完全相同。對比文件1中記載的“凹槽21”用來放置小燈泡的后導線與相鄰小燈泡的前導線,但并未拒絕用來放置其它元件,本專利記載的 “縱向槽”也是用來放置發光體的引腳、連接線、電子元件。“凹槽21”與“縱向槽”都是在主條體的縱向上開的一條槽;“凹槽21”與“縱向槽”的基本用途都是用來放置燈泡的引腳和連接線,作用和功能都是相同的,并且在槽內放置什么元件與本專利的結構無關,因此,“凹槽21”與“縱向槽”的結構以及位置和作用都是相同的,解決的技術問題完全相同。所以本專利不具有新穎性、創造性,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二 、三款的規定。3、原告所指出的被告違反“請求原則”沒有依據。第三人在無效宣告請求書中明確表示用對比文件1和對比文件2來證明本專利權利要求4不具有創造性,在口頭審理過程中第三人并未表示過要放棄證據2,也不可能放棄。綜上,第8251號決定對本專利新穎性和創造性的認定是正確的,請求人民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維持第8251號決定。
???? 本院經審理查明:
???? 第8251號決定涉及的是國家知識產權局于2003年7月23日授權公告的、名稱為“帶縱向槽的二線打孔美耐燈”的02270824.3號實用新型專利(即本專利),其申請日為2002年6月3日,專利權人為樊邦弘。本專利授權公告時的權利要求書如下:
???? “1、帶縱向槽的二線打孔美耐燈,由芯線、發光體、連接線、外皮組成,其特征在于:芯線下方的縱向方向上設有一縱向槽,芯線的橫向方向設有一系列橫向孔。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縱向槽的二線打孔美耐燈,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線上方表面設有一縱向凹槽。
????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縱向槽的二線打孔美耐燈,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線的形狀可以是圓形。
????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縱向槽的二線打孔美耐燈,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線的形狀可以是方形。
????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縱向槽的二線打孔美耐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皮可以是圓形。
????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縱向槽的二線打孔美耐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皮可以是方形。
????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縱向槽的二線打孔美耐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皮可以是多邊形。”
???? 本專利說明書載明:現有二線打孔美耐燈芯線是實心體,所用塑料較多,成本較高,而且發光體的引腳及其連接線位于芯線的表面,易突起,不便于包外皮,如需在芯線上再放置一些電子元件,如電阻、整流二極管等,則需制作打孔模,在芯線上打一系列放置電子元件的孔,導致成本增加,且操作不方便。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一些缺點,提供一種節省塑料、降低成本、操作簡單的新型的帶縱向槽的二線打孔美耐燈,它是在芯線的縱向方向上設有一縱向槽,便于在此槽中放置發光體的引腳、連接線、電子元件。本實用新型與現有的二線打孔美耐燈比較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因為在芯線的縱向方向上設有一縱向槽,故可節省材料,降低成本。2、因為在芯線的縱向槽中可以放置發光體的引腳、連接線、電子元件,故操作方便。
???? 針對本專利權,偉來公司于2005年6月11日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無效宣告請求,理由是本專利權利要求1~7不具備新穎性和創造性,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二、三款的規定。偉來公司提交了如下兩份對比文件:
???? 對比文件1是CN2135718Y實用新型專利說明書,授權公告日為1993年6月9日,其公開了一種非霓虹燈條4,包括由透明或半透明的軟性或半軟性PVC材料或相似的塑膠材料構成的圓條狀主條體20,在主條體20中設有兩條導電電線3a、3b,且主條體20縱向方向的上、下周壁具有一對適當深度、寬度的凹槽21、22,主條體20的上、下凹槽21、22上,沿主條體20的橫向方向設有一系列大孔27,小燈泡1由發亮體10和發亮體10下側連接的導電金屬線11、12組成,發亮體10安裝在大孔27中,小燈泡1通過導電金屬線11、12與導電電線3a、3b或相鄰小燈泡1的導電金屬線11、12進行連接,每個小燈泡1的兩條導電金屬線11、12分別平放在凹槽21內,穿在主條體20上下凹槽21、22所預設的小孔28中,利用一金屬導電塞5插入后固定連接,主條體20外裹覆有表層40,燈條4的外形除可為圓條狀外,也可為橢圓條狀、方條、三角形條、菱形條、多角形條狀及螺旋形條狀等其它任意條狀體。
???? 對比文件2是CN2445188Y實用新型專利說明書,授權公告日為2001年8月29日,其公開了一種可曲線追逐的幻彩燈,如圖2所示,其燈體內芯1的截面形狀為方形。
???? 2006年3月27日,專利復審委員會進行了口頭審理,在口頭審理過程中,樊邦弘對對比文件1、2的真實性沒有異議,其與偉來公司均認為:1、對比文件1、2中的燈與本專利中的燈的類型相同。2、本專利權利要求2-7的附加技術特征或被對比文件1、2公開,或是本領域常用的技術手段。口頭審理記錄表中沒有偉來公司放棄對比文件2的記載。
???? 2006年4月17日,專利復審委員會做出第8251號決定。
???? 以上事實有第8251號決定、對比文件1、對比文件2、本專利授權公告文本、口頭審理記錄表以及當事人的陳述等證據在案佐證。
???? 本院認為:
???? 一、關于被告在第8251號決定中使用對比文件2是否違反請求原則
???? 根據《審查指南》第四部分第三章第3.1節的規定,在無效宣告程序中,專利復審委員會通常僅針對當事人提出的無效宣告請求的范圍、理由和提交的證據進行審查。就本案而言,口頭審理記錄表中并沒有關于第三人已表示放棄對比文件2,僅用對比文件1評價本專利新穎性、創造性的相應記載,相反,口頭審理記錄表中載明原告核實了對比文件1、2的真實性,且原告對對比文件2發表了相應的意見。因此,原告關于第三人已經放棄對比文件2的主張沒有事實依據,其關于第8251號決定違反請求原則的主張也沒有事實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 二、被告在第8251號決定中認定事實是否有誤
???? 對比文件1中的主條體相當于本專利的芯線。對比文件的凹槽與本專利的縱向槽相比,首先,在結構和設置部位方面,對比文件1的“凹槽”與本專利的“縱向槽”都是在主條體的縱向上開的一條槽,二者沒有區別。其次,對比文件1的“凹槽”用于放置小燈泡的兩條金屬導線,本專利中的“縱向槽”同樣也是用來放置發光體的引腳、連接線等電子元件,可見,二者的基本用途不存在差別,因此,對比文件1實際上已經公開了本專利權利要求1中的“縱向槽”這一技術特征。原告主張根據本專利說明書和附圖的內容,對比文件1的“凹槽”與本專利的“縱向槽”的結構并不相同。首先,本專利的權利要求中并未限定“縱向槽”的具體形狀。其次,雖然說明書中的實施例對縱向槽的形成作了說明,但根據專利法的規定,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因此,專利說明書和附圖中的相關內容僅用于解釋權利要求,而不是對其作進一步的限定。原告的上述主張實際上是以說明書的內容對權利要求進行限定,不符合專利法的規定,本院不予支持。
???? 關于本專利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與對比文件1解決的技術問題以及二者達到的技術效果是否相同。首先,專利說明書描述的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系發明人針對其接觸的特定的現有技術提出的,不能據此認為該專利只能解決該技術問題而不能解決其他技術問題,應當結合專利權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以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的角度進行考慮。其次,就本案而言,根據本專利說明書的記載,本專利為解決其所述的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在芯線的縱向方向上設置一縱向槽,在縱向槽中放置發光體的引腳、連接線等電子元件,以達到節省材料,降低成本以及操作方便等技術效果。對比文件1也是采用在相當于本專利芯線的主條體上設置縱向的凹槽,在凹槽中放置小燈泡的金屬導線的技術方案,同樣也能夠達到節省材料,降低成本以及操作方便的技術效果。因此,本專利與對比文件1解決的技術問題和達到的技術效果并無不同。原告關于本專利解決的技術問題以及達到的技術效果與對比文件1不同的主張沒有事實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 綜上所述,被告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的第8251號決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應予維持。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 維持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做出的第8251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
????
案件受理費1000元,由原告樊邦弘負擔(已交納)。
???? 如不服本判決,原告樊邦弘可在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30日內,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第三人中山市偉來燈飾有限公司可在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本院提交
上訴狀及其副本,并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1000元,上訴于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
????
????
???? 審 判 長 任 進
???? 代理審判員 江建中
???? 代理審判員 彭文毅
????
???? 二 ○○ 七 年 二 月 十 日
????
???? 書 記 員 李冰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