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七條第一款規定:“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經營者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不履行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七條還規定:“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第十八條規定:“經營者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符合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賓館、商場、飯店、銀行、機場、火車站、港口、電影院等經營場所的經營者,應當對消費者履行安全保護義務。”本法規定的安全義務,是指經營者應當采取一定措施,防止進入服務場所的消費者、潛在消費者或者其他人員的人身、財產受到侵害。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從事住宿、餐飲等經營活動,娛樂或者其他社會活動在合理范圍內不履行安全保護義務,造成他人人身傷害的,有賠償權利的人應當請求賠償,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根據司法解釋,承擔違反擔保義務的賠償責任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行為人有違反擔保義務行為。應當履行義務的債務人不履行合理適當的注意義務,即應當完成的工作尚未完成。(二)負有擔保義務的相對人受到損害。(3)被害人人身傷害的事實與違反安全義務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四)違反擔保義務的行為人有過錯。值得注意的是,過錯推定原則適用于未履行安全保護義務的賠償責任。在這種情況下,只要超市沒有履行合理的注意義務、管理義務和安全監管義務,給顧客造成損害,就可以從顧客受到損害的事實中推斷超市有過錯。如果超市認為自己沒有過錯,就應該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相反,如果過錯推定成立,超市將構成侵權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傷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規定,受害人的賠償義務是賠償人身傷害、醫療費用和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補助費和必要的營養費等,由當事人賠償。此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中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認定若干問題的解釋》受害人或者死者的近親屬受精神損害,有權要求賠償的人向人民法院申請確定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侵權行為。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不得轉讓或者繼承。但是,賠償責任人書面承諾給予金錢賠償或者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
以上是小編整理出的《超市顧客摔倒誰負責》的相關規定魯巴網. 由此可見,超市不履行安全保障義務,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關于侵權的信息,歡迎您咨詢我們的在線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車禍賠償
2021-01-14預防接種造成醫療事故如何鑒定
2021-02-23商標近似判斷準則是什么
2020-11-11立約定金合同沒有主合同內容合法嗎
2020-11-30債務無法償還抵押物怎樣處置
2020-12-14交通事故放車協議
2021-03-16主合同和補充合同沖突怎么辦
2020-12-15勞動合同變更需要員工同意嗎
2021-02-06一般代理可以調解嗎
2021-02-14按揭的房產可以贈與未成年兒子嗎
2021-01-12中介賣房有哪些侵權現象
2021-02-21派遣證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2-10員工簽勞務合同有什么風險
2020-12-01員工不辭而別多久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1-03-20寒暑假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2-09偷盜車輛撞死自殺的人應當賠償嗎
2021-01-17變更受益人法律有怎樣的規定
2021-01-18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10交通工具意外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0-11-25飛機延誤險賠償標準有哪些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