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先生的駕駛事故發生后,警方決定由他承擔主要責任,另一方承擔次要責任。孫先生的保險公司理賠時,保險公司認為應該只賠償對方損失的60%,以體現孫先生的主要責任。但對方認為孫先生應承擔80%甚至90%的賠償責任,這是主要責任。孫先生看保險條款時,確實沒有這樣的規定。孫先生問,如果這個主要責任和次要責任都體現在具體比例上,是多少?律師答:
有這樣一種情況,主要責任和次要責任應該按一定比例體現出來。如果你認為主要責任是指90%,我認為主要責任是指51%,主要責任是多少?如果沒有法律規定,當事人將無所適從。實踐中,有些保險合同條款規定了所謂的第一責任和第二責任的比例,但并不完全相同。有規定第一責任為60%,有規定第二責任為70%。然而,很少有人能搞清楚這個比例的法律依據從何而來。
作為《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配套規定,2004年公安部頒布的《交通事故處理程序條例》第四十五條規定,因雙方或者多方過錯造成交通事故的,應當承擔主要責任,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的影響程度和過錯的嚴重程度,分為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實際上,2004年以前適用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十八條只規定“交通事故責任分為完全責任、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沒有具體的比例。
目前,我了解到的法律法規之一是根據1993年5月1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準、1993年6月10日北京市公安局發布的《關于在北京市實施〈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的若干規定》制定的,其中第六條規定,交通事故責任人應當按照交通事故責任承擔相應的損害賠償責任。完全責任人按規定承擔100%的損失;主要責任人按規定承擔60%至80%的損失;同等責任人按規定承擔50%的損失;第二責任人應當按照規定承擔20%至40%的損失;三方以上交通事故的責任人應當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按照上述原則確定。
也許,這一規定是我們在實踐中確定具體責任比例的法律依據的來源。它有可能成為后來的慣例和重復使用的公約。然而,北京市實施《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的一些規定早在1999年就失效了。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具體的責任比例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
雖然有些保險條款規定了責任的比例,但也有一些保險條款沒有規定責任的比例,這會引起當事人在理解上的爭議。從這個意義上說,確定責任比例實際上已經成為法官的一種自由裁量情形,從55%到90%都有可能。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份有限公司向銀行貸款需要股東簽字嗎
2021-02-01公司減資在網上可以辦理嗎
2020-12-12哪些使用注冊商標行為應限期改正
2021-03-06不可撤銷的反擔保函是如何的
2021-03-20協議離婚后戶口遷移產生糾紛的,該怎么辦
2021-01-26擔保法施行前約定保證期限至主債務全部清償后終止的債權人如何向
2021-02-22開發商延期交房怎么辦,開發商違約購房者怎么維權
2020-11-11母親死后兒子能向女兒追討贍養費嗎
2021-03-18交通事故“私了”
2021-03-25房屋遺產繼承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3-16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有什么
2021-02-19第三方代償協議有效嗎
2021-01-25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
2020-12-03雇傭關系能是多人嗎
2021-02-11動物園動物因游客挑逗咬人誰負責
2021-01-27常見的購房小誤區有哪些
2020-12-25二手房中介常見騙術,買二手房防止上當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寒暑假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2-09實習期完還有試用期合法嗎
2021-02-04勞務外包是什么意思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