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通則》第四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原則。所謂自愿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在法律范圍內,根據自己的內在意志,可以建立、變更和終止民事法律關系。在傳統民法中,意思自治原則常被稱為私法自治原則,體現在各種制度中。例如,所有權自由是指所有權人可以在法律限制的范圍內自由占有、使用、受益和處分自己的所有權;遺囑自由是指個人生前依法立遺囑,確定自己死后財產的所有權;組織自由是指個人可以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與他人組成法律承認的組織。這里最重要的是契約自由,即當事人自愿決定是否訂立合同、與誰訂立合同、合同內容、合同方式等。張家口律師將為您解答:我國民法上的自愿原則有以下三層含義:(1)當事人有依法或者不依法進行某種活動的自由,其他人無權干涉。(2)當事人有選擇對方當事人、內容和行為方式的自由。在商品生產和交換過程中,當事人可以在不違反法律的前提下自由設定自己的權利和義務。
(3)當事人有權約定爭議解決的條件,并在爭議發生后明確解決辦法;在涉外民事法律關系中,當事人也可以自愿確定處理合同爭議的適用法律。
民法的法律規范大多是任意性規范。因此,只有貫徹自愿原則,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民法的作用,激發當事人的智慧,促進競爭和商品經濟的發展。但自愿原則不得違反強制性或禁止性規定,否則其行為無效。如《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規定,一方當事人以欺詐、脅迫或者利用他人危險的手段,使另一方的民事行為無效。另外,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當事人之間的交易能力也存在很大差異。實踐中,以自愿為名實施敲詐勒索的不公平案件屢見不鮮。因此,應當通過民法專門法或民法基本原則予以糾正。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的擔保是獨立的嗎
2020-11-26企業債權債務風險分析及防范對策
2020-12-16抵押財產屬于破產財產嗎
2021-02-25商業承兌匯票的提示承兌是什么
2021-02-10欠條修改是否還有法律效力
2020-11-08男女之間是什么法律關系
2020-12-13事故責任認定書的性質如何
2020-12-03只有買房協議無房產證如何過戶
2021-01-20只有繼承公證書沒有過戶的房產能抵押嗎
2020-12-10技術開發合同要約定有效期限嗎
2020-12-31如何認定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
2021-01-10房產中介欺詐行為如何應對
2021-03-17事業單位集資建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12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認定
2020-11-25勞動合同終止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3拒付加班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1-07人壽保險的受益人是誰,人壽保險該怎么理賠
2021-02-08保險公估人承擔過錯賠償責任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6人身保險糾紛的管轄是如何的
2021-02-01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的理解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