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違法征地拆遷有哪些監管措施。如果政府違反國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規,非法征用農民土地,就是違法的。有關農民可以向上級國土部門投訴。他們也可以向紀檢部門投訴。對這一違法行為可以提起行政復議或者訴訟。政府相應的法律后果可能是停止行政行為并賠償損失。《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征地拆遷管理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的緊急通知》(國辦發〔2010〕15號)第四部分是加強監督管理,依法查處違法行為對法律。明確規定,暴力拆遷、征地造成人員傷亡或者嚴重財產損失的,公安機關要加強辦案力度,盡快查明事實,依法嚴懲犯罪分子。
近年來,政府暴力拆遷導致多起血案、命案,群眾深惡痛絕。黨和政府形象嚴重受損,社會和諧穩定受損。暴力拆遷屢禁不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沒有依法嚴查犯罪分子。暴力拆遷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其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如下:
1。侵害人身權利和民主權利的暴力:暴力、威脅、限制人身自由、非法侵入房屋、打擊報復舉報人、控告人、綁架被拆遷人、公然侮辱、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等。刑法中的犯罪包括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非法拘禁、綁架、侮辱、誹謗、非法侵入住所、報復陷害等。暴力毀壞財物、強拆房屋:可以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在監督管理部門和公安部門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方面:監督管理部門拒不查處違法行為,公安部門接警后不報警,不及時報警、不立案、不處罰或者警察隨意使用暴力等,可以構成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非法批準征用土地罪、非法批準占用土地罪,而非法低價轉讓土地罪有土地使用權罪、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等。我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需要使用建設用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但是,依法經批準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興辦鄉鎮企業和村民建房的,或者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建設鄉鎮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的(鎮)村是依法批準的。”根據《土地管理法》,土地出讓必須嚴格程序,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并根據征地性質(基本農田或一般農田)和需求面積逐級報批。然而,地方政府在地方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奉行招商引資、優先建設的戰略,這與大規模征地必須報國家批準的剛性約束直接沖突。在這種利益驅動下,地方政府開始以發展地方經濟為借口,甚至以“發展是硬道理”為由,無視國家土地利用規劃和環境保護的要求,實施“項目跟著領導走,規劃跟隨項目,超越審批權限出讓土地”。
一些地方政府縱容甚至操縱違法用地,未經批準擅自設立、擴建開發區,以租代征,擅自調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非法占用基本農田。清華大學土地研究組從國土資源部了解到的信息顯示,在地方政府違法批地、涉及政府的案件中,違法主體占80%,違法用地主體占80%。但地方政府違法批地的新特點是違法案件數量明顯減少,但總面積明顯增加,呈現出由西向北梯度轉移的趨勢。違法占地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大量經營企業,特別是房地產企業,為謀取土地升值的潛在利益,違法占地、囤積大量土地。第二,國家開發區占地面積。目前,中國有6800多個工業園區。2003年,國家對各類開發區進行了改組,但一些地方以“產業基地”、“產業密集區”的名義變相設立“開發區”招商引資,一些被取消的開發區通過更名恢復活力。一些區縣“開發區”采取與國家級、省級開發區“掛靠”的方式,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地方政府錯位:“非法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
1,是工業項目征收土地的“低價”協議出讓。一些地方政府為了吸引更多的項目和投資,違反“協議出讓土地”的管理辦法,以“零地價”甚至“負地價”的價格出讓土地。隨著一些產業項目向中西部地區轉移,一些西部地方政府在沒有規劃的情況下盲目簽訂協議,承諾為開發商提供大量開發用地。一些協議甚至提供了40-50平方公里的土地。因此,大量土地資源被少數企業壟斷,造成國有土地資產流失。2007年9月28日,國土資源部發布了《國有建設用地招拍掛使用權管理條例》(國土資源部令[2007]39號),對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招拍掛”出讓范圍作出了明確規定,掛牌出讓的期限、出讓價款的支付和國有建設用地使用證的頒發,避免協議損失造成土地出讓的制度性損害。商業、旅游、娛樂、金融、服務業、商品房等6類商業用地“分批繳納”土地出讓金屬于違法行為。2002年5月9日,國土資源部發布《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規定》(國土資源部令第11號),其中明確規定“受讓人按照出讓合同的規定繳納全部出讓金后,應當依法申請土地登記,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書,取得土地使用權”。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不少地方通過土地工程分期付款方式取得建設用地使用權證。開發商可以用有限的資金利用多個項目,并將風險轉移給金融機構。我們提醒你,土地征用應該是合法的。如果政府違反國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規,非法征用農民土地,就是違法的。有關農民可以向上級國土部門投訴。他們也可以向紀檢部門投訴。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可以咨詢我們的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了還要承擔責任嗎
2021-03-17單位讓員工停職是什么意思
2020-11-27合伙企業財產范圍及性質
2020-12-10拆遷公司收入怎么計算營業稅
2020-11-11九一年的事實婚姻緣怎么解除
2021-01-01哪些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負擔
2021-02-13土地抵押的期房能備案嗎
2020-12-16勞動合同終止賠償沒給怎么辦
2021-01-15連環購銷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9新生軍訓遭校園暴力致死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1-04買集資房需要看對方什么手續
2020-12-24被拘留職工能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0-12-22怎么解決交通事故兩方受傷賠償的問題呢
2020-12-03房地產保險合同有什么主要內容
2021-01-29保險合同變更申請書的內容
2021-02-06車禍致殘該怎么理賠
2021-02-14哪些情形屬于沒有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20新保險法有沒有規定保險公司免責條款無效
2021-01-062020城市房屋拆遷院落空地不補償真的嗎
2020-12-16已經簽訂了補償協議還能拆遷維權嗎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