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條無權處分不動產或者動產的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一)受讓人善意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當事人善意取得其他不動產權利的,參照前兩款的規定。第一百零八條善意受讓人取得動產后,動產上的原權利消滅,但善意受讓人在轉讓時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除外。第一百二十九條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交換或者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當事人要求登記的,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請變更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未經登記,不得與第三人善意對抗。第一百五十八條地役權自地役權合同生效時成立。當事人要求登記的,可以向登記機關申請地役權登記;未經登記的,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1) 轉讓人無權處分。所謂無權處分,是指沒有處分權的人對他人財產權利的處分,即缺乏正當的處分權來源。例如,甲方給朋友送東西,乙方代為保管,乙方非法轉讓給丙方,一個或幾個共有人未經其他共有人同意擅自處分共有財產。還需要指出無權處分的例外情況,如依照法律規定處分他人財產權利或者經債權人授權不屬于無權處分,如破產管理人依照規定處分破產財產破產法的規定,以及對被監護人財產行使管理權的法定監護人。此外,我國《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所說的處分,是指狹義的處分,即改變所有權的行為。受讓人在接受轉讓時是善意的。善意與惡意相對。只有受讓人善意取得財產時,才能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否則不適用善意取得制度。什么是誠信?一般來說,是指轉讓人在轉讓財產時不知道或者不應該知道轉讓人無權處分財產。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當事人是否具有誠信也采用一般理論來判斷。但是,從所有權人的利益和交易的安全保障兩方面考慮,受讓人對轉讓人是否有轉讓權負有一定的注意義務是合理的。然而,如何確定照顧程度是一個法律和政策判斷的問題。我們可以借鑒德國民法的規定,善意是指受讓人不知道轉讓人沒有重大過失而無權轉讓。(3) 轉讓合同應支付。我國《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善意取得的條件之一是“合理價格轉讓”。由此可見,善意取得制度排除了無償、不合理價格取得財產的情形,如繼承、受贈以及其他無償取得財產的行為,不合理價格取得動產或者不動產的轉讓行為。在司法實踐中,對前者不支付對價的財產轉移予以確認是很好的做法,但對后者如何確認存在爭議。(4) 轉讓事宜已經公布。《物權法》第六條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消滅,應當依法登記,動產物權的設立、轉讓,應當依法交付”,即不動產公示原則物權變動,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物權公示的方式不同,因為物權屬于動產或不動產:對于不動產、特殊動產和某些權利的變動,登記是公示的方式。《物權法》第九條第一款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消滅,依法登記后生效;未經登記的,不生效,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善意取得的,轉讓人無權處分,受讓人接受不動產或者動產是善意的。善意受讓人取得動產后,動產上的原權利消滅,但善意受讓人在轉讓時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除外。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知道,歡迎咨詢法律BA網免費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撞人之后逃逸怎么量刑,有什么量刑標準
2021-02-10房屋漏水可以要求開發商退房嗎
2021-03-26合同履行不能有哪些認定標準
2021-03-06董事會會議生效條件是什么
2021-03-25擔保公司設立規定
2021-01-11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后債務人和擔保人和債權人是否承擔民事責任
2021-02-12中止父母對子女的探望權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5工傷能要求賠償贍養費嗎
2020-11-08擔保合同適用中止嗎
2021-02-05銀行抵押合同簽了會不放款嗎
2021-01-13房產己給贈與稅出售還付所得稅嗎
2021-02-18房屋中介費收取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6勞務合同和就業協議書有什么不同
2021-01-25試用期的特殊規定有哪些
2021-03-06建筑工程保險合同
2021-02-24關于拖拉機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07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
2020-12-11人壽保險出事故理賠嗎
2021-01-11汽車的平安保險快速理賠流程
2021-02-13無責不定損保險怎么理賠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