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商業秘密商業秘密,是指設計資料、程序、產品配方、生產工藝、生產方法、管理訣竅、客戶名單、來源信息、產銷策略以及其他不為公眾所知,能夠給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并為權利人所實用和保密。在實踐中,商業秘密對雇主具有重要意義。如果商業秘密得不到很好的保護,很可能給雇主帶來致命的打擊。因此,許多用人單位普遍采取保密措施,包括簽訂保密協議、建立保密制度以及采取其他合理的保密措施。根據我國立法,早在1996年,我國勞動部《關于企業職工流動若干問題的通知》就規定:“用人單位與掌握商業秘密的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商業秘密的事項時,可以約定在勞動合同解除前或者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內(不超過六個月),調整工作崗位,變更勞動合同的有關內容。”法律賦予用人單位使用解密期限保護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權利,這取決于當事人職務的保密程度。一般需要在單位解密,辭職后有保密義務,但單位需支付保密補償費,新《保密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對離崗、離崗人員實行解密期限管理。涉密人員在解密期間,應當按照規定履行保密義務,不得違反規定聘用,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國家秘密。《保密法解釋》中稱,解密期管理要求主要包括:與原機關、單位簽訂保密承諾書,承諾繼續履行保密義務,不泄露所知悉的國家秘密;及時歸還所持有和使用的國家秘密載體和涉密信息設備,并辦理移交手續;未經審批不得出境;不得在駐華機構、組織和外商投資企業工作;不得為境外機構和外商投資企業的人員提供勞務、咨詢和服務。解密期限應當根據接觸和知悉國家秘密的程度、數量、時間確定。一般來說,核心涉密人員為3至5年,重要涉密人員為2至3年,一般涉密人員為1至2年。解密期限自機關、單位批準涉密人員離開涉密崗位之日起計算。對于特殊高密度人員,可以依法設定上述期限以外的解密期限,甚至可以終身限制就業和出境。涉密人員離崗的,由本機關、本單位負責解密期限的管理。涉密人員離開原涉密單位轉入國家機關和涉密單位的,由轉入單位負責解密期限的管理;其他情況由原涉密單位、保密行政部門或公安機關負責
小編提醒,在此期間,用人單位可以將員工調到不需要保密的部門,以確保員工不再接觸新的商業秘密。因此,解密期也可以稱為提前通知期。以上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本網站致力于打造一個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有任何問題,請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股權轉讓需要到現場嗎
2021-03-22公交車司機是否應系安全帶
2021-03-11父母離婚母親去世父親是監護人嗎
2020-12-25輪流撫養孩子后一方不履行怎么辦
2020-12-19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中國不負有送達義務的情形
2021-01-08室內噪聲檢測標準有哪些
2021-02-19企業破產職工如何安置和補償
2021-03-23有買賣合同是否可以領取房產證
2021-02-25初入職場必須了解的十個法律問題
2021-02-22勞動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0-12-13勞動派遣方式中勞務用工法律風險
2021-01-15夫妻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時能否分割
2020-12-03保險經紀人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規定
2021-03-01投保人在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22什么是旅行社責任險條款
2021-02-13“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原則被過度使用是否有利
2021-01-31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3-01保險合同冒名掛失是詐騙嗎
2020-12-27淺析保險受益權
2021-03-12出口產品責任保險的國際法律訴訟環境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