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裁員和協議辭職有什么區別嗎?有區別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1條的規定,經濟性裁員需要向職工和工會進行公示。聽取意見后,應當向勞動行政部門提出裁減計劃。勞動合同的解除包括不同的情形,其中一種是雙方協商一致。用人單位協商解除勞動合同。雖然協商一致,但用人單位仍需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經濟性裁員仍需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本標準與解除勞動合同相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可以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裁減職工20人以上、20人以下,但占企業職工總數10%以上的,用人單位應當提前30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員計劃應當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一)依照《企業破產法》的規定進行重整;(二)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三)企業因生產變化,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職工的,(四)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條件發生重大變化的其他情形,(一)與本單位簽訂長期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二)與本單位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三)家庭中沒有其他就業人員的,用人單位依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裁減人員,并在六個月內招收新員工的,有老年人或者未成年人需要扶養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通知被裁減人員,并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被裁減人員,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五)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款、第五款的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第四十七條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和每滿一年一個月的工資標準給予補償。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如果期限少于六個月,勞動者的月工資高于所在地的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當地勞動者月平均工資的三倍的,給予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用人單位所在地,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標準為勞動者月平均工資的三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12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通過以上的知識你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如果您仍然遇到任何更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您登錄律霸進行在線咨詢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安置房無證怎么立遺囑
2020-11-17身份信息被盜用能報警處理嗎
2021-02-15股東代表訴訟有期限限制嗎
2020-11-30下設子公司是否屬于公司分立
2020-12-05鄰居住改商噪音擾民,其他業主如何維權
2021-02-27未婚先孕的有探視權嗎
2021-03-08離婚時的小孩撫養權怎么判
2020-12-26購買保障性住房的標準
2021-02-21怎樣寫婚外情離婚起訴書
2020-11-11借貸糾紛夫妻是否共同賠償
2020-11-15如何避免租房定金糾紛
2020-12-15放棄競業限制補償金有效嗎
2020-11-19強制調崗降薪如何賠償
2021-03-20變更保險合同程序怎么走
2020-12-30買保險沒驗車保險公司給賠嗎
2020-12-06如何成為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
2020-11-18兒童意外傷害保險選購指南
2021-02-07只因丟失“費用結算收據” 理賠竟打折
2020-12-05車輛是否可以重復投保?
2020-11-10土地承包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