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東的借款如何轉為資本公積
公司的債務人應當按照所支付的債務金額與債務計稅基礎之間的差額確認債務重組所得;債權人在公司成立階段,應當按照收到的債務償還金額與債權計稅基礎的差額確認債務重組損失,股東的基本義務是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出資,未出資的股東應當承擔違約責任。但公司成立后,與出資義務相對應的權利主要是資產收益權,與股東知情權相對應的義務是股東應當對其出資范圍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即:,股東不出資不能抵消其對外義務。由于其出資不能免除對外義務,根據權利義務一致的原則,應當賦予其對公司經營的知情權。與未出資的股東相比,出資瑕疵的股東部分履行了出資義務。公司內部還應向其他股東承擔違約責任,不喪失知情權。知情權是股東的一項重要權利。股東出資雖然存在瑕疵,但在喪失公司股東資格之前,股東仍可以依照《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行使相應的股東權利。除公司章程另有約定或者股東與公司另有約定外,股東的知情權不得以股東出資存在瑕疵為由被剝奪,作為原告,可以就股東的知情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股權轉讓后股東主體資格的確定。有人認為,股權轉讓后股東仍然享有知情權,既包括股權轉讓前的公司信息,也包括股權轉讓后的信息。在司法實踐中,起訴時原股東不再是公司股東的案件很多。關于原股東是否具有原告資格的問題,眾說紛紜。相當一部分法官和學者認為,原股東不再是股東,沒有成為股東的權利。他們對知情權的要求不應得到支持。在我看來,這種一刀切的做法太武斷了。一方面,從廣義上講,股東與公司的關系實際上是一種契約關系,具體表現為股東與公司通過公司章程的共同約束。雖然股東通過股權轉讓退出公司,但現代民事立法和合同法理論將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延伸到合同終止后的一定時期,即合同后義務。后合同義務,又稱后合同義務,是指合同關系終止后,當事人根據誠實信用原則,應當承擔一定的作為或不作為義務,以保持支付效力,或協助對方處理合同終止后的善后事宜。后合同義務理論是民法誠實信用原則在合同法領域的衍生。根據《合同法》第九十二條的規定,“合同權利義務終止后,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按照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因此,雖然股東已經退出公司,股東在一定期限內對公司仍有知情權;另一方面,在實踐中,多數股東因利潤低、虧損嚴重或被排除在外而轉讓股權。如果該等股東提起的知情權訴訟被剝奪,將鼓勵公司控股股東偽造、隱匿利潤,采取排除其在公司之外的行為,或者強迫、誘使其轉讓股權,它違背了維護弱者、維護正義的司法品格。當然,從另一個角度看,退市股東在事后提出利潤分配請求時,也應該回歸到知情權的層面。法院只能在查明股東期間公司利潤的基礎上作出實質性判決,股東可以以適當方式向公司借款,但不得隨意濫用公司法人地位。借錢之后,他們需要在有限的期限內償還。根據《公司法》等法律規范,我們可以知道,公司的資本公積會隨著股東貸款的償還而增加,如果股東在限定期限內不償還,那么就會有違約金股東變更如何公示?股東撤回出資的具體步驟是什么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收養人什么情形下可以主張經濟補償
2021-03-11去勞動局投訴怎么寫投訴書
2021-01-28未打轉向燈追尾怎么辦
2021-02-03死刑復核階段可委托辯護人嗎
2021-01-24上下班工傷認定標準
2020-11-21政府回購房買賣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2選購公寓房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眾籌房和集資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10房產證抵押給銀行可以轉賣嗎
2020-12-13公司裁員賠償有封頂嗎
2021-03-041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15保險公司是否有權要求退賠保險賠償金
2021-03-13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及承運人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2-10順利理賠八大秘訣
2020-12-20保單是否可以轉讓,轉讓保單需要經過保險人的同意嗎
2021-01-14為什么土地承包經營權不能出質
2021-02-20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抵押不登記有效嗎
2021-01-01城市土地可以轉讓嗎
2021-03-09有關物權法的基本法律知識(三)
2021-01-15房屋拆遷中什么時候收到評估報告才合法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