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貪污、拖欠工資的,可以向勞動保障部門(勞動監察大隊)投訴舉報(撥打全國勞動保障熱線12333);也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工資是指用人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勞動關系雙方約定,以貨幣形式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如月薪、季度獎金、半年獎金、年終獎金等。但是,根據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下列由用人單位負擔或支付給勞動者的費用不計入工資:
(1)社會保險費
(2)勞動保護費(3)福利費(4)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時支付的一次性補償金
(5)計劃生育成本(6)不屬于工資的其他費用在政治經濟學中,工資本質上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工資是生產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律依據:
勞動法第50條規定,工資應當按月以貨幣形式支付給勞動者。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監察條例》第十條的規定,不得無故扣減或者拖延勞動者的工資,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實施勞動保障監督,履行下列職責:(一)宣傳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督促用人單位執行;(二)檢查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的情況,規章制度
(3)受理有關違反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或規章的舉報和投訴(4)糾正和查處違反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律的行為,第十一條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對下列事項進行勞動和社會保障監督:(一)用人單位制定內部勞動和社會保障規章制度的情況;(二)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對用人單位制定內部勞動和社會保障規章制度的情況進行監督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3)用人單位遵守禁止童工條例的情況(4)用人單位遵守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別勞動保護條例的情況(5)用人單位遵守工作時間條例的情況,休息休假(6)用人單位支付的工資和執行最低工資標準(7)用人單位參加各項社會保險和繳納社會保險費(8)職業介紹所的合規性,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和國家規定的職業技能鑒定機構,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考核評價(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保障監督事項第二條本法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一)爭議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糾紛
(2)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糾紛(3)因退市、辭退、辭職、辭職發生的糾紛(4)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等發生的糾紛,培訓和勞動保護(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引起的爭議(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第五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商的,未達成和解協議或者不履行和解協議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調解協議達成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外,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為避免拖欠工資的發生,應當盡量放寬勞動報酬日期的約定,使企業有足夠的時間計算工資和籌集資金。特別是實行計件工資、效率工資,要留出時間讓財務人員計算工資。欲了解更多法律知識,請前往律霸進行專業咨詢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相對方的義務是什么
2021-01-21如何判定是否構成商標侵權
2020-11-19合伙企業與注冊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0-12-26離職后公司扣工服折舊費違法嗎
2021-02-16合同糾紛公司沒有錢怎么辦
2021-03-19集資房上市需要交納什么費用
2021-03-25集體合同的訂立主體是公司嗎
2021-02-03煤礦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24股東離職是否有競業限制
2021-01-30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況
2020-11-30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10香港保單是否受內地法律保護
2020-11-15機動車停運損失保險是否承擔責任
2020-12-09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摩托車發生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0-11-17單位沒有交生育保險能不能享受到利益
2020-11-08保險期限內不予以賠償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5公房交了土地出讓金還是公房嗎
2020-12-04商業房拆遷時是如何安排安置
2020-11-19拆遷安置房買賣最新政策是什么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