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016年4月9日,小李向公司遞交了書面辭呈。鑒于小李崗位接觸粉塵等有毒有害物質,公司立即按照有關規定安排小李到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出境體檢。由于體檢結果正常,公司為他辦理了辭職手續。由于身體不適,小麗一周后到省人民醫院進行了職業健康檢查,結果顯示她涉嫌塵肺病。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復查結果為胸肺異常。小李要求恢復與公司的勞動關系,但公司拒絕了。肖某無奈申請勞動仲裁,得到了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的支持。公司拒絕接受仲裁,請求法院撤銷仲裁裁決,但被法院駁回意見:《職業病防治法》第五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及時安排疑似職業病患者診斷;疑似職業病患者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得終止《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第(一)項還指出:“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經離境前職業健康檢查的,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或者疑似職業病患者處于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的。”。也就是說,勞動者疑似職業病,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保持勞動關系不變,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也是勞動者的法定權利。小麗在不知道自己患有疑似職業病的情況下,向公司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申請,公司應當恢復與其
的勞動關系,隱瞞事實,誘導員工辭職。僅僅一周后,公司領導告訴她,由于生產線嚴重故障,無法籌集資金,幾個月甚至半年內無法修復。他建議蘭敏不要固守基本工資,盡快離職。蘭敏覺得有道理,向公司遞交了辭呈。但她很快就明白,事情并非領導人所說的那樣。但當公司看到產品供不應求時,就覺得委員會同意她的意見偏高。它故意捏造事實,隱瞞真相,誘使她辭職。但面對蘭×民的復職要求,公司拒絕了
的評論:公司的行為構成欺詐。欺詐是對《勞動合同法》確立的誠實信用原則的背叛。用人單位故意告知勞動者虛假事實,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勞動者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行為。為了減少傭金支出,公司誘使蘭×敏辭職,蘭×敏因不知道真相而遞交了辭呈。此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十條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達成的協議,辦理有關手續,支付工資、加班費、經濟補償金或者賠償金,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存在欺詐、脅迫或者搭便車危險的,視為有效。”在這種情況下,情況正好相反,所以公司應該恢復與員工的勞動關系
只向用人單位提交辭呈
[案例]姜×如是勞務派遣單位的員工。派遣單位曾將蔣×如送到專業培訓機構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并與蔣×如簽訂了為期三年的服務合同,合同規定,蔣×如違反合同,必須賠償派遣單位培訓損失5萬元。培訓結束后,江如被送到了一家就業公司。由于江如對自己在用工公司的工作不滿,覺得自己在用工公司沒有前途,于2016年6月15日向用工公司遞交了書面辭呈,稱30天后離職。但在期限過后,派遣單位不僅以蔣如辭職為由拒絕接受他,但同時要求姜×如支付5萬元作為違約金
點評:雖然《勞動合同法》第37條規定“勞動者提前30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值得注意的是,通知的對象只是用人單位,而不是用人單位。雇主不同于雇主。其核心區別在于前者與勞動者有勞動關系,后者與勞動者有勞動關系。勞動者通知用人單位的,不適用本規定。本案中的用人單位是派遣單位,而不是用人單位《勞動合同法》第五十八條指出:“本法所稱的用人單位是勞務派遣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江如只是向用人單位提出辭呈,但沒有向調度單位提出,決定辭職對調度單位沒有法律效力,調度單位不能以此作為蔣×如辭職的依據,繼而拒絕接受蔣×如,甚至向蔣×如索要違約金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入職審批表可以視為勞動合同嗎
2021-02-04農村民房房照丟失了怎么辦
2020-12-17更換駕照去車管所還是交警支隊
2020-12-14拆遷公司強拆是否構成犯罪
2021-01-21交通事故精神損失費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1-02-16房屋繼承公證有哪些程序
2021-01-30個人信用破產能出國嗎
2021-02-10集資房房子確權是什么意思
2020-11-20和房產中介打交道要注意什么
2021-02-26壽險詐騙的類型包括哪些
2021-03-22人壽保險的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4什么是公共交通意外險
2021-02-15用人單位不按規定申報保險怎么辦
2021-03-08保險合同糾紛有哪些證據清單
2021-03-13什么是出口保險理賠
2020-12-30公眾責任險的作用有哪些呢
2020-11-17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29保險經紀人哪些情況下會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2021-02-08誰需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2-06拆遷補償合同糾紛時效怎么認定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