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于1983年4月14日加入一家公司,擔任業務副經理。雙方于2004年1月5日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月薪4711元。2004年6月1日,公司通知sun終止勞動合同。孫先生接到通知后,于2004年6月5日與公司辦理了工作交接和離職結算。雙方在員工辭職聲明中確認,孫的入職時間為1983年4月14日,公司同意向孫支付相當于12個月月薪4125元的經濟補償金,以及未經事先通知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共計53625元。孫在辭職聲明中表示,“我在上述計算方法和金額上是正確的”。然而,2004年7月5日,sun以公司未全額支付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為由,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上訴,要求公司在離職前12個月內按22.5年工作年限和平均工資5100元支付經濟補償金和額外經濟補償金
公司認為雙方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因此,最高經濟補償不得超過12個月的工資;經濟補償的支付標準已經孫先生確認,公司按照雙方確認的支付標準進行支付不違反法律規定。仲裁發現,孫先生辭職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為5100元,因此公司裁定,公司將以每月5100元的標準彌補孫先生因解除勞動合同而獲得的經濟補償與經濟補償金額50%的差額,但未能支持sun要求公司支付22.5個月的經濟補償金的請求
[評估]
本案為因勞動合同終止而導致的經濟補償金支付糾紛。爭議焦點主要包括:
1。公司是否應根據孫的實際工作年限支付經濟補償
2。根據《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第29條和第42條,公司應支付何種標準的經濟補償金:如果用人單位通過協商提出終止勞動合同,且雙方達成協議,則可以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工資收入的期限不得超過12個月,但雙方約定支付期限超過12個月的,以雙方約定為準。第45條規定,工資收入應根據工人終止或終止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收入計算。在這種情況下,雙方在辦理辭職手續時,他們分別在辭職單上注明孫的入職時間為1983年4月14日,并注明“我在上述計算方法和金額上沒有錯誤”。一方面,可以看出,公司愿意承擔孫先生1983年4月1日至今在公司的入職時間責任。另一方面,可以認為雙方解除勞動合同是由公司提出,經雙方協商同意的。在此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的,最高經濟補償金不得超過12個月的月薪。因此,sun提出的按實際服務年限支付經濟補償的要求無法得到支持
關于經濟補償的會計基礎,在此情況下,sun簽署并批準了“我在上述計算方法和金額上是正確的”字樣,這只是sun對計算金額準確性的認可,并不意味著sun認可了公司的付款標準。另一方面,公司約定的經濟補償金支付標準不高于但低于合同約定的工資金額標準和實際工資標準。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公司應根據sun終止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月收入支付sun的經濟補償,而不是按照sun確定的標準單方面支付經濟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權注冊費是否計入攤銷
2021-03-24不登記結婚小孩可以上戶口嗎
2021-01-10對接第三方支付要多久
2020-12-22商標前綴后綴是否構成侵權
2021-01-02小區衛生差可以拒交物業費嗎
2020-12-29猜疑屬不屬于家庭冷暴力
2021-03-05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停發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9房屋裝修合同多久終止
2020-12-12單位讓員工帶病加班是否違反合同法
2021-02-27一歲寶寶在商場受傷以后責任歸誰
2020-12-10土地使用權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20無效的勞動合同還需要解除嗎
2020-12-12被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怎么辦
2021-01-29沒有補償的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0-11-22產假期間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0-12-17實習期過后工資會不會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增加
2021-02-05購買人壽保險的原因
2021-01-06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它的保險金又是怎樣給付的
2021-02-03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如何確定管轄
2021-01-21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