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中,企業在行使過失解雇法定權利解雇員工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些誤區,導致相關的法律風險。下面列舉了企業在終止勞動合同時常見的誤解,并回答了相應的法律適用問題
Q:如果員工違反勞動紀律或規章制度,只要事實能夠證明,企業可以與其解除勞動合同
答:錯。員工違反勞動紀律分為一般性違反和嚴重性違反。只有在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情況下,企業才可以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同時,企業還應提供員工違紀的相應證據。企業在單方解除勞動關系糾紛中,往往因言辭片面而無證據可查而敗訴,體現了證據在訴訟中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這并不意味著只要企業能夠證明員工違紀的事實,并有確鑿和充分的證據,員工就可以被合法解雇。符合事實只是一個方面。如果企業要依法終止,還需要遵守“嚴重違紀”而不是“一般違紀”
如果是“員工嚴重違紀”,企業正確終止勞動關系的步驟如下:1.發現員工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2.保留相關紀律證據;(三)研究判斷是否“嚴重”;(四)將原因告知工會,征求意見;5、企業向員工發出《勞動合同終止函》,
Q:只要員工給企業造成損失,應承擔全部賠償責任?當員工有嚴重過失時,企業也可以立即終止合同
回答:錯。員工是否應對給單位造成的損失進行全額賠償,取決于員工的疏忽程度。一般情況下,只有因故意或重大過失給本單位造成損失的員工才能獲得全額賠償。同時,企業以“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為理由解除勞動合同,除“嚴重失職”或“營私舞弊”一項外,還需滿足兩個條件,雇員還需要有另一個因素“給雇主造成重大損失”。如果員工給公司造成損失,但尚未達到重大損失的程度,公司終止合同是違法的
企業使用“造成重大損失的員工”過失撤銷權的防范措施:1有兩種情況:嚴重失職和瀆職,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兩種關系之一;2.重大過失包括重大過失和故意,一般過失除外;(三)有刑法規定的營私舞弊行為;4、員工對企業造成實際重大損害的;5、企業能夠充分證明存在重大損害;6.企業規章制度中對“重大損害”有明確定義
對于“員工重大過失”的情況,企業正確的解除步驟如下:1發現員工重大過失;2.確認是否造成“嚴重”后果;3.保留能夠證明員工過錯以及過錯與損害之間因果關系的相關證據;(四)將原因告知工會,征求意見;5.企業向員工發出終止勞動合同的通知問:當他得知一名員工在另一家公司工作時,經理非常生氣,發出終止通知解雇了該員工。他這樣做合法嗎回答:非法。雖然員工與其他單位建立了勞動關系,形成了雙重或多重勞動關系,但不確定該行為是否對該單位的工作任務有重大影響,直接終止該行為不符合法律規定。當員工建立雙重或多重勞動關系時,企業只有滿足“對完成工作任務造成重大影響”或“用人單位提出后拒不改正”兩個可選條件,才能解除勞動合同。
企業解除勞動合同的正確步驟如下:1、發現員工已建立勞動關系與其他雇主的關系;2.確認是否“對本單位完成工作任務有嚴重影響”(如有,直接跳至5);3、警告并要求其終止與相關單位的勞動關系(如終止,本步驟終止);4、拒不改正,仍與有關單位保持勞動關系的;(五)將原因告知工會,征求意見;6.企業向員工發出解除勞動合同的通知
Q:被采訪的人力資源經理已經知道員工在加入公司時提交了虛假材料。一天,由于爭吵,人力資源經理解雇了該員工,理由是他提供了虛假的入境材料。這合法嗎回答:非法?!秳趧?a href='http://www.bjxgfjob.com/contract/1.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合同法》規定,只有員工提供的材料符合“以欺詐、脅迫或利用他人危險等手段,使對方違背真實意圖訂立或變更勞動合同”的要求,企業方可解除合同。雖然員工提交了虛假材料,但事實上,企業了解真實情況。這種情況并不違背企業的真正含義。人事經理以此為由解除勞動合同是違法的
對于“員工虛假報名”案件,企業解除勞動合同的正確步驟如下:1.發現員工的入職材料是虛假的;2.確認是否需要處理該員工(如果不需要,本步驟終止);3、保留有關虛假用工證據;(四)將原因告知工會,征求意見;5、企業向員工發出解除勞動合同的通知
Q:該員工因涉嫌盜竊被公安機關逮捕,其公司接到通知后立即解除勞動合同。這對嗎回答:錯。包括逮捕在內的刑事強制措施是剝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并在一定期限內予以拘留的強制手段。這只是一項強制性措施,尚未上升到刑事責任。由于尚未上升到刑事責任,是否構成犯罪,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需要由司法機關進行判斷。在所有未決案件中,單位最終解決勞動關系不符合法律規定。企業此時可以做出的正確處理是依法中止勞動關系
對于“員工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企業的正確處理步驟如下:1.員工被認定為刑事責任;2、確認是否屬于法律規定的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一、檢察院免予刑事起訴;二、人民法院判處刑事處罰;三、人民法院依照刑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免予刑事處罰);(三)取得或者保留刑事責任證明;(四)將原因告知工會,征求意見;5、企業向員工發出解除勞動合同的通知
相關議題建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訴訟中不適用調解的原因有哪些
2021-02-27員工請事假,公司是否有權不批
2021-03-26擔保合同有不安抗辯權嗎
2020-12-27何為婚姻法上的男女平等
2020-11-21訂婚后退婚財產處置協議怎么寫
2021-03-13工傷賠償與交通賠償有抵觸嗎
2021-02-26法院解凍銀行賬戶需要多長時間
2021-01-07集體土地的租賃期限是多久
2021-01-01法律允許將房子登記在孩子的名下嗎
2021-03-02如何處理員工擅自離崗的事件
2021-03-09什么是勞務派遣?
2021-02-19工資4000,欠債不還強制執行多少
2021-01-11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有哪些
2021-01-17家庭財產兩全保險條款范本
2021-03-112020人壽保險合同樣本
2021-01-06申請經營旅館業的備案手續
2020-11-30此案保險公司應拒賠
2020-11-24職業變了 保險是否要變
2021-02-08網上買的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7保險公司賠付不及時,需要賠償其損失嗎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