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如果勞動者在工作過程中受傷,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不影響工傷賠償。勞動者可以申請工傷鑒定,經認定為工傷后,可以向用人單位申請工傷保險和賠償。相關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
第十四條:“員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他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
(2)在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從事與工作有關的準備工作或最后工作時受到事故傷害
(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遭受暴力和其他意外傷害工作場所(4)患職業病(5)因工負傷或外出時發生事故失蹤(6)因非其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軌道交通事故受傷,(七)法律、行政法規第十五條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員工應被視為遭受工傷:
(1)在工作時間和崗位上死于意外疾病,或在48小時內死于救援無效
(2)在維護國家和公共利益的救援和救災等活動中受傷
(III)員工曾在軍隊服役,因戰爭或值班受傷致殘,并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且員工有前款第(1)項和第(2)項情形的,在到達雇主后再次發生舊傷
,依照本條例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員工有前款第(三)項情形的,職工發生意外傷害或者依照勞動法的規定被診斷為職業病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津貼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職業病防治,其所在單位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鑒定申請。因特殊情況,用人單位未依照前款規定申請工傷認定的,經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可以適當延長申請期限,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可以在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者工傷診斷鑒定之日起一年內,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總體規劃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鑒定職業病
根據本文第一段,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認定的事項,如果用人單位未提交身份認定申請,由按屬地原則劃分為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工傷在本條第1款規定的期限內,在此期間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治療等相關費用應由雇主承擔
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如果工人在工作過程中受傷,雇主終止勞動合同不影響工傷賠償。勞動者被認定為工傷后,可以向用人單位申請工傷認定,并取得工傷保險和工傷賠償。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讀者咨詢法律意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股東的股東權如何確認
2021-02-19工傷鑒定過期了還可以怎么辦
2021-02-08事實婚姻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2020-11-24股份有限公司設立要求有什么
2020-12-22交通事故車輛保全怎么進行
2020-12-09緊急拘留是什么意思
2021-01-04房屋改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3物業合同如何終止
2021-03-06已登記的地役權轉移登記的情形
2021-01-15集資房上市要交什么錢
2021-01-04可變更勞動合同內容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06解除勞動合同之后多久生效
2020-12-17自愿加班有加班工資嗎
2020-12-07人身保險內容有哪些
2020-12-04香港保單是否受內地法律保護
2020-11-15無證駕駛致人死亡,保險公司也應賠償嗎
2021-03-13撞墻事故該怎樣索賠
2021-02-04未避讓斑馬線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8我國巨災保險立法模式探討
2021-01-26保險受益權的法律性質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