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哪些條件下可以構成接受
構成接受所需的條件如下:
1。承諾必須由受要約人作出。要約和承諾是對方的行為。因此,承諾必須由受要約人作出。即使受要約人以外的任何第三方知道要約的內容并表示同意,也不能視為接受要約。受要約人通常指受要約人本人,但也包括其授權代理人。前者和后者都有相同的效果。承諾必須在有效時間內做出,所謂的有效時間是指,如果需要約定響應時間限制,則指定的時間限制為有效時間;如果要約沒有答復期限,通常認為合理的時間(如交換信件和電報以及受要約人考慮問題所需的時間)為有效時間。承諾必須與要約的內容完全一致,也就是說,承諾必須是無條件接受要約的所有條件。因此,第三方對要約人作出的任何“承諾”;超過規定時間的任何承諾(有些也稱為“延遲承諾”);任何內容與要約不一致的承諾都不是有效的承諾,而是新的要約或反要約。合同只有在原要約人接受后才能成立。承諾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一般來說,它必須與要約的方式相對應,即要約以何種方式發出,要約以何種方式接受。對于口頭要約的接受,除非要約有時間限制,否則不得以沉默作為接受要約的方式。承諾的效力是,當要約人收到受要約人的承諾時,合同成立。口頭承諾在要約人理解時生效。非口頭承諾的生效時間以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的時間為準。一般認為,承諾與要約一樣,允許在向另一方交付之前或同時撤回。但是,逾期通知撤回承諾不具有撤回承諾的效力。受要約人作出承諾的形式是什么?
合同法第22條規定:“承諾應當通過通知作出,但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可以通過行為作出承諾的除外。”p>
1。通知方式承諾的方式應當符合法律規定或者要約的規定。要約未約定承諾方式的,應當根據交易習慣和交易性質確定承諾方式。一般來說,受要約人在接受要約時,應當向要約人發出接受要約的通知。承諾通知應當明示,沉默或不作為本身一般不構成承諾。根據要約的規定和當事人之間的習慣做法,受要約人可以在不通知要約人的情況下,通過交付貨物或者支付價款等行為表示同意,承諾自行為發生時生效,但該法案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實施。沒有約定時間的,應當在合理期限內完成。上述情況表明,在特定情況下,沉默也可以構成承諾。所謂具體情況有兩種:一種是受要約人已經接受了要約的履行(如接受實物要約)或實際履行了要約提出的行為。根據上述行為,可以推斷出當事人接受的真實意圖;第二,根據交易習慣,受要約人可以在沉默中表示接受。這種習慣通常指的是貿易伙伴之間接觸相對固定的習慣。在實踐中,一些當事人規定,沉默在要約中被視為承諾。此類條款對受要約人不具有約束力。行為可以構成承諾
例如,一家建筑公司急需水泥,并向兩家水泥廠a和B發出購買300噸水泥的要約。水泥廠a發了一份電報,承諾水泥廠B將向施工公司發送水泥,以解決施工公司的緊急需求。這家建筑公司拒絕了,理由是它與一家水泥廠簽訂了合同。在這種情況下,B水泥廠的行為構成有效承諾。雙方已訂立合同,建筑公司無權拒絕。將行為作為承諾被稱為“意義實現”
以上就是相關答案。在實際交易中,買方和賣方可能是長期合作伙伴,可能相互信任對方的企業聲譽。因此,要約和承諾的要求不夠嚴格和詳細,這些行為可能會導致在法律糾紛中難以證明證據。如果您有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咨詢魯巴的相關律師。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協議收購的程序是如何的
2021-01-15合議庭成員必須參與開庭審理嗎
2021-01-24有誰知道騷擾電話達到什么程度就可以報警
2021-03-16連帶責任中求償權的要件和范圍是什么
2020-12-122020供養親屬撫恤金期限如何計算
2020-11-11申請工傷傷殘鑒定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6強制執行的房產能否解押
2020-12-05房屋產權到期該如何
2020-12-21用人單位未及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損害賠償及計算
2021-01-21公司沒有陪產假違法嗎
2021-01-19公司倒閉簽約新公司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302013年最新工資改革調整方案
2021-03-21離婚訴訟中人壽保險的價值怎樣確定
2021-02-06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又有哪些呢
2020-12-19保險合同的解釋適用是擇怎么樣的
2021-02-25重復投保有什么后果
2020-12-21財產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1-02-24繳納保險費有什么作用
2021-02-02什么是保險費和保險費率?
2021-02-18土地承包權到期應該如何處理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