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判后,對于被告人未委托辯護人的,在必要的時候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這是指定辯護律師介入刑事訴訟的時間,也即指定辯護的范圍僅存在于案件的審判階段。筆者認為指定辯護的時間應前移到審查階段,理由如下;
首先,委托辯護介入刑事訴訟的時間,依據《刑訴法》第三十三條規定,案件自移送到人民檢察院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相比之下,指定辯護的范圍僅存在于案件的審判階段,時間極為短促,最早也得在開庭前10日,刑事訴訟已進入后期。也就是說在刑事訴訟介入程序上,委托辯護在時間上早于指定辯護,兩類辯護規定不平等,顯失公平。
其次,指定辯護適用情形有三種:一是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以及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的案件;二是被告人是盲、聾、啞或未成年人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案件;三是被告人可能被判處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案件。由此可見,設定指定辯護的目的是為那些弱勢群體以及可能被處極刑的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更好地保障他們的訴訟權利。但刑訴法將指定辯護局限在審判階段,在至多10日的短短時間里,要求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在經濟因素的制約下,去調查清楚那些相比之下案情復雜、取證困難的案件事實,這是不現實的。這在實踐中,往往會出現辯護律師只是走走過場,而使指定辯護流于形式,顯然,不利于維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
再次,人民法院是審判機關,是居中裁判,應不偏不倚,在案件審判前不應作出被告人可能判處死刑的判斷,不然,會給被告人、指定辯護人、公訴人以及社會各界傳遞這樣一個信息,法院未經審理之前便初步認定被告人死刑,致使人民法院有“先入為主”之嫌。這是違反未經人民法院審判不得確定有罪原則的。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當案件出現可以和應當指定辯護的情形,應當與委托辯護相銜接,自審查起訴階段起,由人民檢察院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機構派遣的律師,為被告人提供辯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企業改制的形式有哪些
2021-02-23醫療糾紛訴訟前的準備工作是什么
2021-01-26自己的房子倒了砸死人怎么辦
2021-02-12行政機關妨礙行政訴訟進行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2-22不良資產包可以抵押嗎
2021-01-21行政處罰一般程序多長時間辦結
2021-01-15親子關系如何確認或否認
2020-11-28放棄贍養是否可以免除贍養義務
2021-01-26交通肇事如何賠償
2020-12-24交通事故異地被起訴如何應訴
2021-01-21合同債務常見有哪些風險些
2020-12-22房屋裝修合同多久終止
2020-12-12涉及刑事案件怎么處理?
2020-11-08網簽購房合同查詢
2021-03-12租房如何挑選中介公司
2020-12-28工作2年沒簽訂勞動合同,被辭退怎樣賠償
2020-12-17產假結束可以辭退嗎
2021-03-03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0-12-26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的區別
2020-12-27用人單位不依法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和經濟補償的,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