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合同需繳定金還是訂金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一百一十五條 當事人約定以交付定金作為訂立主合同擔保的,給付定金的一方拒絕訂立主合同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拒絕訂立合同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第一百一十八條 當事人交付留置金、擔保金、保證金、訂約金、押金或者定金等,但沒有約定定金性質的,當事人主張定金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一般旅游合同簽訂的是定金。消費者在支付旅游定金時,一方面應在支付時向旅行社索要支付憑證,避免個人轉賬匯款;另一方面,消費者也應仔細詢問支付定金后,取消出行或變更等的后果,并保留微信記錄等書面證據。若產生糾紛,消費者可向旅行社所在地旅游質監部門進行投訴或撥打12301投訴電話,通過電話進行調解,可解決因屬地原則,即消費者必須到旅行社注冊地維權的不便。
旅游合同中定金與訂金區別
“定金”在法律上有比較嚴格的界定, “定金”在《合同法》上是承擔違約責任的形式之一,它的基本法律性質是違約定金,并具有擔保合同履行的性質。
“定金”的作用有兩種情形:
一是當合同正常履行時,定金充作價款或收回。
二是合同不能正常履行時,定金則作為罰則。如果乙方違約,那么乙方無權收回 。如果是甲方違約,則應該雙倍返還。
而與“定金”一字之差的“訂金”在法律上則并沒有嚴格的界定,從文字的理解上來說,“訂”的含義是訂立、預訂之意。按照相關規定,如果簽訂的是“訂金”協議,如果乙方反悔, 則訂金是應該無條件退還的。雙方在簽訂合同時一定要頭腦清醒,區分清楚“定金”和“訂金”,以免受損。
無論合同雙方的口頭約定如何,在簽署合同時,對于定與訂,要分辨清楚,定不可后悔,訂則可撤銷,自然因此會產生一方的損失,
定是不可撤銷的約定是要承擔責任的約定,合同雙方都要對此有足夠的認識,而訂,則是一種意思表達,并不具備強制性,因此無需賠償。
而為了強化訂金的地位可以附加另外的約定前提。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關于定金的部分規定:
第一百一十五條 當事人約定以交付定金作為訂立主合同擔保的,給付定金的一方拒絕訂立主合同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拒絕訂立合同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第一百一十八條 當事人交付留置金、擔保金、保證金、訂約金、押金或者定金等,但沒有約定定金性質的,當事人主張定金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從第一百一十八條的規定可以知道,訂金一般是預付款性質,但是在雙方有約定的情況下,可以成為違約金的一種,當一方當事人出現某種違約行為時可能會導致被沒收"訂金"的后果.但是如無特別約定,應當為預付款,應予退還或者沖抵貨款等.而定金可能會因收取者違約而出現收取定金者"雙倍"返還定金給交付定金者的情形.而此情形,在訂金中是不會出現的.但是,并非所有的使用了"定金"字眼的定金都能起到"雙倍返還定金"的擔保作用,第一百一十八條中規定,當事人沒有約定"定金性質"的,光有定金的名稱,"當事人主張定金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也就是說應明確"定金"何時不予返還,何時應"雙倍返還"。
我們在簽訂旅游合同時,一定要仔細閱讀合同條款,看清楚到底是約定的定金還是訂金,切不可大意忽略定金與訂金的區別,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以上就是小編為您解答的全部問題,若有其他疑問,歡迎到律霸網進行在線法律咨詢,也可以閱讀相關法律知識進行了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動產質權人的權利與義務是什么
2021-03-01如何注冊品牌專利
2020-12-05濟寧汶上交通違章多久處理
2020-11-28政治權利和自由包括哪些
2020-12-22刑事拘留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9解除合同催告合理期限
2021-02-09累犯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02女子不堪家暴提離婚遭丈夫劈16斧砍斷腳筋,故意傷害怎么處罰
2021-02-14防二次出軌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1政府政策可以構成情勢變更嗎
2021-03-13農村土地糾紛怎么快速處理
2020-12-13單位應當如何與員工約定試用期?
2021-03-01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書效力如何,有強制力嗎
2020-12-29勞動爭議案件拘留多久
2020-11-10什么是婦女的“四期”,法律對保護“四期”有何原則性規定
2021-01-12產品責任險與職業責任險的區別詳解
2021-01-21不能投保貨物運輸保險的物品
2021-03-26因車輛丟失同時起訴停車場和保險公司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17開車撞傷路人保險人只賠醫保部分怎么辦
2020-12-22龍卷風造成的財產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