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法完善了無效合同的分類,增加了效力待定合同和可撤銷合同的規定
合同的效力制度是以合同為基礎,反映了國家對于合同成立的態度。新舊合同法均有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或自成立時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規定。由此可見,合同有效的前提條件是合同必須依法成立。即合同當事人雙方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合同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否則,即使合同成立了,也不能生效,不能受國家法律的保護,屬于無效合同。根據民商法理論,無效合同應分為三類,即:絕對無效合同、相對無效合同和效力待定合同。絕對無效合同是指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和公序良俗的合同;相對無效合同是指欺詐、脅迫、顯失公平等合同由受欺詐當事人特別主張而定的合同。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合同的效力取決于第三人同意的合同。這類合同已經成立,但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無權代理或越權代理等主體的問題可能導致合同無效,其效力能否發生一般須經有權人表示承認才能生效。原合同法關于無效合同制度的規定未嚴格區分這三種不同的無效合同,將一些效力待定合同和可撤銷合同歸類為無效合同。同時,也不承認其合同效力的轉換,從而導致實務中無效合同大量存在,引起了許多不良社會后果。新合同法對此作了較大的修訂,增加了效力待定合同及可撤銷合同的規定,從而彌補了原合同法的一大缺陷。
1、可撤銷合同
新合同法規定,對于欠缺生效要件特別是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允許一方當事人依照自己的意思使合同的效力歸于消滅或使違背當事人一方真實意思表示的那部分內容的效力消滅。這就是所謂的“可撤銷合同”。它是一種相對無效的合同,具有以下特征:(1)是否使可撤銷合同的效力消滅,取決于可撤銷權人的意思。撤銷權人以外的人無權撤銷合同。(2)可撤銷的合同在未被撤銷以前是有效的,即使合同具有可撤銷的因素,但撤銷權人沒有撤銷行為,合同仍然有效,當事人不得以合同具有可撤銷因素為由而拒不履行合同義務。(3)撤銷權一旦行使,可撤銷的合同原則上溯及成立時的效力消滅。應當提出的是:可撤銷合同中的撤銷權與效力待定合同中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權代理人的善意相對人所具有的撤銷權有所不同。前者只能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撤銷,而后者,權利人可直接通知對方行使撤銷權。前者權利存續期限確定在撤銷權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后者權利存續期限不確定,是在法定代表人或被代理人追認之前;前者撤銷權既可以通過作為放棄,也可以通過不作為放棄。而后者只能通過不作為而放棄。新的合同法規定,在兩種情況下合同一方當事人可以有合同變更或撤銷的請求權:一是“重大誤解”,二是“顯失公平”。但對“顯失公平”限定在“訂立合同時”就已經明顯表現出來的不公平,是在當時可以客觀認定的雙方利益的明顯失衡,是訂立合同時至少一方當事人已經了解并追求這一不公平結果而發生的,而不是合同在履行中產生的結果。合同在履行過程中因客觀情況發生當事人訂約之時難以預見的變化,使當事人雙方的利益對比明顯失衡的,不屬于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可撤銷合同,應根據合同的情勢變更制度解決問題。強調顯失公平是在“訂立合同時”可以避免當事人借口合同履行結果“顯失公平”而請求撤銷合同,逃避應承擔的交易風險,使合同失去應有的嚴肅性,同時也與合同履行中的情勢變更制度劃清了界限。
2、效力待定合同
新合同法關于效力待定的規定有三種情況:一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不相適應且不是純獲收益的合同,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或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則合同有效;否則,合同無效。在這種情況下,法律還賦予了“善意相對人”在合同被追認之前有撤銷權;二是無權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訂立的合同,必須經被代理人追認才能對被代理人產生法律效力,合同自始有效;否則,合同自始不對被代理人產生效力。在這種情況下,法律也賦予了善意相對人在合同被追認之前有撤銷權,同時,相對人還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在規定的時間內被代理人經催告而不明示追認的或在追認前善意相對人行使撤銷權的,合同無效;三是無處分權人處分他人財產而訂立的合同,未經權利人追認或者訂立合同人在訂立合同后仍未取得處分權的,合同無效。由此可見,效力待定合同制度既對限制行為能力人和被代理人起到保護作用,又能夠對善意第三人起到保護作用,因而是一種利益的平衡與分配制度,有助于提高社會信用和效率,促成買賣、服務目的的實現,推動經濟的發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宋愛勇,現任貴州尊達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從業7年有余,執業以來專注于處理各種民商事法律案件,現已達360多件,聯系電話:18089697187,微信號:15285637187。 宋愛勇律師獲得雙學士學位(法學及金屬材料工程學士),并在2014年獲取國家司法考試A證,從事法律事務至今,積累大量實戰經驗,執業期間也多次參與離婚案的調解。 擅長領域:本人專業處理離婚、合同、借款、工傷、交通事故、建設工程、勞動爭議等案件。 代表案例; ? 1.?中國某某工程第二建設有限公司與某某醫院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經過代理,在半年內就為當事人索回了320萬的工程款; 2.?馮某與蔡某,仁懷市城市開發建設投資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史某等勞務合同糾紛一案經過我們處理后,為當事人爭取到了將近19萬的工程款; 3.?浙江某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與遵義某置業投資有限公司,裝修工程案件,為當事人爭取到了80萬的工程款; 4.?王某與遵義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人建設施工合同糾紛案,為王某爭取到17萬元的工程款; 5.?赤水市XX公司與貴州XX公司合同糾紛,為我的當事人貴州XX公司索回了1600萬元的合同款及32萬元的違約金
二級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3-23財政部門作為出資人的主要職責有哪些
2021-03-07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糾紛怎么處理
2020-12-16取證算盜用隱私嗎
2021-01-12公司董事辭職需哪些程序
2020-12-21被扶養人生活費怎么計算
2021-01-02司法實踐是怎么處理婚約問題
2021-02-042020最新的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等級是怎么樣的
2021-02-05公款不能轉給私人賬戶嗎
2021-03-05股權出質可以辦理股東變更嗎
2021-03-19中間人拿好處費違法嗎
2021-01-27離職后經濟補償金需納稅嗎
2021-01-01公司倒閉簽約新公司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30拖欠員工工資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2020-12-31單獨的航班意外險不包括航班延誤責任
2020-11-21學生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標準是多少
2020-11-11參保人可選擇幾家定點醫療機構?
2020-11-21保險原則有哪些
2020-11-29被保險人法律地位研究
2020-11-15國有土地出讓必須凈地嗎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