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賦予當事人在對方預期違約時以解除合同的權利,并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其理由在于:當事人雖未實際違約,但已表示他已置合同于不顧,根本漠視其應負的合同義務。遇此情形,如果仍讓守約方坐等履行期屆至才能向對方主張權利,要求賠償損失,那將損害守約方的利益。因此建立這一規則,允許守約方行使解除權,并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對保護守約方是十分必要的。當然守約方也可以不解除合同,等到履行期屆至后再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如何申請財產保全查封對方車輛,需要注意什么
2020-11-20公司股東分紅要交稅嗎
2020-12-17醫療事故等級與對應的殘疾賠償比例
2020-12-19村干部賄選如何處罰
2021-01-112020年公司具備什么條件才能上市
2021-02-22清算組負責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31監獄每年幾月份報減刑
2021-03-21強制執行申請書范文
2020-12-09婚前貸款買房,離婚房產怎么分配
2021-01-21上下班工傷認定標準
2020-11-21民事案件中移送管轄可以復議嗎
2021-03-24什么時候產生滯納金,滯納金怎么計算
2021-03-22集資房出售要補交什么嗎
2020-11-17撫養權變更有期限嗎
2021-02-23外孫有代位繼承權嗎
2021-02-10房子70年產權到期后怎么辦?民法典草案規定:自動續期,可免費?
2020-11-07購房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08保險標的是什么意思
2021-01-03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10人身保險合同代簽效力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