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反后合同義務的類型是如何的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后合同義務的類型包括通知義務、協助義務、保密義務等其他義務。
(一)通知義務
通知義務是指合同權利義務終止后,當事人一方將對方當事人不知悉的有關合同的有關情況告知對方當事人。如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后,當事人一方請求恢復原狀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當事人,否則造成的損失應當承擔責任。《合同法》第四百一十三條規定:“因受托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者破產,致使委托合同終止的,受托人的繼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組織應當及時通知委托人?!蔽泻贤K止后,受托人怠于通知或未通知,給對方當事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法定責任。受托人不得以合同未約定或合同已終止為由,不承擔責任。
(二)協助義務
協助義務是指合同權利義務終止后,積極為對方提供必要條件,提供方便,如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應積極采取措施減少損失?!逗贤ā返谒陌僖皇l規定:“因受托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者破產,致使委托合同終止將損害委托人利益的,在委托人的繼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組織承受委托事務之前,受托人應當繼續處理委托事務?!笔芡腥思词乖诤贤呀浗K止,在特定的情形下仍應繼續處理委托事務,這是基于合同法產生的法定義務,如果違反,給對方當事人造成損失,受托人應當承擔責任(法定責任)。
(三)保密義務
保密義務是指合同權利義務終止后,一方當事人保守履行合同中所知悉對方的商業秘密、技術秘密。如技術開發合同終止后,未經委托方許可,研究開發方不得泄露有關技術數據和技術資料。
違反后合同義務應承擔什么責任
《合同法》雖規定了后合同義務,但對違反后合同義務的民事法律后果,卻未做出具體的規定。按照學術界通說的觀點,違反后合同義務仍然應當按照違約責任處理。
對于后合同責任的承擔方式,大體應有強制協助、繼續履行、停止侵害和賠償損失四種,在審判實踐中其承擔方式的具體適用應根據受損害方的要求和案件具體情況由法官自由裁量。
其中,賠償損失應當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
根據以上可知,貴單位有權要求員工履行合同義務并承擔相應的損失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我國對于銷贓拘留多久
2020-12-19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有些什么特征
2020-11-10哪些必須先復議后訴訟
2020-11-25國家賠償決定如何申請執行
2020-12-31擔保合同主合同需要審理嗎
2021-02-23人被車撞后怎么處理原則
2020-12-12別人不欠我錢但是有張欠條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9房產交易需要土地證嗎
2021-02-20再婚放棄撫養權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5房產證沒過戶可以直接辦不動產嗎
2021-03-10受威脅已過戶的贈與房產可反悔嗎
2021-01-25房地產開發流程周期以及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12允許變更勞動合同的條件
2021-03-16違反競業限制造成實際損失如何舉證
2020-12-11勞動關系客體包括什么
2021-03-18國內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客戶交通意外致高殘 民生人壽理賠1.5萬
2021-01-16交通世故鑒定結果出來了保險公司多久能賠錢
2020-12-19廣州同一事故造成多人傷亡保險公司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1-28對一“保險詐騙案”所涉相關問題探討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