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反后合同義務的類型是如何的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后合同義務的類型包括通知義務、協助義務、保密義務等其他義務。
(一)通知義務
通知義務是指合同權利義務終止后,當事人一方將對方當事人不知悉的有關合同的有關情況告知對方當事人。如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后,當事人一方請求恢復原狀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當事人,否則造成的損失應當承擔責任。《合同法》第四百一十三條規定:“因受托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者破產,致使委托合同終止的,受托人的繼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組織應當及時通知委托人。”委托合同終止后,受托人怠于通知或未通知,給對方當事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法定責任。受托人不得以合同未約定或合同已終止為由,不承擔責任。
(二)協助義務
協助義務是指合同權利義務終止后,積極為對方提供必要條件,提供方便,如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應積極采取措施減少損失。《合同法》第四百一十二條規定:“因受托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者破產,致使委托合同終止將損害委托人利益的,在委托人的繼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組織承受委托事務之前,受托人應當繼續處理委托事務。”受托人即使在合同已經終止,在特定的情形下仍應繼續處理委托事務,這是基于合同法產生的法定義務,如果違反,給對方當事人造成損失,受托人應當承擔責任(法定責任)。
(三)保密義務
保密義務是指合同權利義務終止后,一方當事人保守履行合同中所知悉對方的商業秘密、技術秘密。如技術開發合同終止后,未經委托方許可,研究開發方不得泄露有關技術數據和技術資料。
違反后合同義務應承擔什么責任
《合同法》雖規定了后合同義務,但對違反后合同義務的民事法律后果,卻未做出具體的規定。按照學術界通說的觀點,違反后合同義務仍然應當按照違約責任處理。
對于后合同責任的承擔方式,大體應有強制協助、繼續履行、停止侵害和賠償損失四種,在審判實踐中其承擔方式的具體適用應根據受損害方的要求和案件具體情況由法官自由裁量。
其中,賠償損失應當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
根據以上可知,貴單位有權要求員工履行合同義務并承擔相應的損失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增資擴股流程
2020-12-25稅務局能否直接申請強制執行
2020-11-13調整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的程序
2021-01-13企業虛報收入如何處罰
2020-12-25船舶留置權的留置物的修理費歸誰
2021-01-13重大安全事故處罰條例
2021-03-14調解離婚如果不同意需要本人去嗎
2021-03-22執行董事和董事長有什么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1-08交通事故的殘疾賠償金或死亡賠償金計算標準中的“上一年”指哪一年
2021-02-04何為商業銀行的合并,商業銀行的合并會產生怎樣的效力
2021-01-03一線城市樓市退燒,2020北京房產最新政策
2021-02-18簽訂的就業協議可以約定違約金嗎
2021-03-26簽了合同剛入職兩個星期怎么離職
2020-12-27已經履行脫密期還需履行競業限制嗎
2020-11-25聘用中國雇員勞務合同范本
2020-11-11成立小型勞務公司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7勞動爭議能主張前幾年的年假嗎
2020-12-14人身保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4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10車險損與三者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