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違約和賠償是同一性質嗎
我國原來的經濟合同法第30條規定,當事人一方違反經濟合同時,應向對方支付違約金;如果由于違約給對方造成的損失超過違約金的,還應進行賠償,補償違約金不足的部分;對方要求繼續履行合同的,應繼續履行。說明違約金和損失賠償可以同時主張。1999年的合同法第114條規定,當事人可以可以約定根據違約情況支付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的計算方法;另外又規定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予以增加,過于高于造成的損失,可以請求法院予以減少。但對在主張違約金的同時又主張損失賠償則未作規定。09年最高法院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28條規定,當事人請求法院增加違約金的,增加應不超過其損失;增加違約金后又請求賠償損失的,法院不予支持。
那么發生糾紛后,且約定的違約金不足以彌補損失的情況下,能否不請求增加違約金而要求支付違約金并賠償損失呢?最高法院亦未作規定。
從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來看,只有在請求增加違約金后又請求賠償損失的,法院才不予支持。本人認為,合同法中首先沒有明確排除違約金和損失賠償金同時主張的規定。在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損失時,合同法規定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予以增加,而不是應當請求法院增加,這就說明請求法院增加違約金只是一種方式,而不是唯一的方式,當事人還是可以通過其它的請求方式來達到訴訟目的的。通過違約金與損失賠償金同時主張應當說是除增加違約金外一種最好的主張方式,但不應當既主張增加違約金又要求賠償損失。
我們在經濟活動中起草合同時,往往很難精確計算出因某種違約行為會造成到底多大的損失,因此約定的違約金不可能恰好等于或約等于今后可能造成的損失,如果發生糾紛時只要求通過增加違約金來達到彌補損失的目的,對守約方來說明顯不利,也失去了對違約方的有限度的懲罰。僅申請增加違約金,增加的金額以填平損失為限,如果即申請違約金又申請損失賠償,可以達到對違約方的適當懲罰,如果違約方認為在承擔賠償責任后再支付的違約金過高,完全可以通過反訴等方式要求予以降低。
合同違約和賠償并不是同一性質,因為涉及到賠償的是有很多種情況的,而涉及到違約的只有違約合同,并且違約金并不即使指賠償,因為還有的違約金并不能確定賠償多少,只是大概,以上就是對你提出的問題的回答,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動關系解除后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
2021-03-15銀行按揭貸款需要繳評估費用嗎
2020-12-20不給探視權有什么后果
2021-01-30曠工三天后能申請仲裁嗎
2021-01-21哪些情形下無法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03什么是合同債務轉移,合同債務轉移需要哪些條件
2021-03-13空白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23幼童在火車站內玩耍被列車軋傷致殘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1-02-22孩子商場受傷賠償有哪些相關內容
2020-12-07房產未滿兩年贈與過戶怎么交稅
2021-02-14勞務合同什么法律關系
2021-02-25勞動糾紛調解找誰
2020-12-16事業單位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15人壽保險無效的情形有哪些,人壽保險索賠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0貿易保險之貨物運輸保險涉及的風險
2020-11-19保險代位權和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0-12-26保險公司審核傷殘鑒定要多久
2021-03-25保險責任期限及免責條款的約定合法有效,投保人應屬未如實告知
2021-03-13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該土地上的建筑物等是否一并處分
2020-12-14拆遷補償標準是“國家標準”還是“當地標準”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