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損害賠償款是否交納個稅
損害賠償款是不需要交納個稅的,因為法律規定對賠償請求人取得的賠償金不予征稅。因此,對當事人取得的損害賠償款不用繳納任何稅款,相應在企業所得稅(或個人所得稅)上應當一律作為免稅收入。
但是如果補償金超過當地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的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三倍以內的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
二、財產損害賠償的范圍
1、財產損失,是指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車輛、財產直接損失折款,還應包括現場搶救(險)、人身傷亡善后處理的費用,但不包括停工、停產、停業所造成的財產間接損失。
2、設施,是指道路安全設施以及在道路上及其附近的其他設施,如電力、水利設施,房屋,樹木花卉等。
3、修復。事故損壞的車輛、物品、設施等,應進行修復,恢復原狀。修復以就地修復為主,盡量恢復原來狀態,即在功能上、形態上、價值上沒有太大變化。
4、折價賠償。事故損壞的車輛、物品、設施等沒有修復的可能,需要折價賠償。折價時應計算出原物的價值,原物的新舊市場價以及殘存價值等因素進行折價賠償。
5、牲畜受傷但沒有失去使用價值的,應就地治療為主;因傷失去使用價值或者死亡的,經有關部門評估鑒定,折價賠償。
6、實物賠償。經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用種類、質量相同或相近的實物進行賠償。
法律依據:
《個人所得稅法》
第四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
(一)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二)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三)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四)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五)保險賠款;
(六)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退役金;
(七)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
(八)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十)國務院規定的其他免稅所得。
前款第十項免稅規定,由國務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地址異常能否做股權變更嗎
2021-01-03婚后是否可公證來確保個人財產
2021-01-06贍養老人的繼子能分撫恤金嗎
2020-12-08如何繞開二手房中介陷阱
2020-11-08競業限制時間由當事人事先約定但不得超過多久
2020-11-29疫情期間被隔離扣工資嗎
2021-03-09婚前買房婚后辦證是否屬于共同財產
2020-12-07家庭財產協議書如何寫
2021-01-09車險理賠技巧
2021-03-08保險合同規定車禍過時報案不賠償條款屬霸王條款
2020-12-01保單質押率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8獲得第三者賠償后還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嗎
2021-01-29保險指定受益人可以是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10駕駛證扣了12分出事故了能走保險嗎
2021-01-25運輸工具保險的主要險種有哪些
2021-02-19繳費期對保單利益有影響嗎
2021-02-18如何購買車險才劃算
2021-03-24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怎樣做才能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1-02-13公辦學校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0-11-15土地出讓金和土地使用稅有什么區別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