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冒偽劣產品賠償比例是多少?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九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
第五十條 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并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一)生產、銷售的商品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四)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五)銷售的商品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結果的;
(六)對商品或者服務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的;
(七)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八)侵害消費者人格尊嚴或者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的;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對損害消費者權益應當予以處罰的其他情形。
二、構成要件
1、主體
作為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犯罪主體,依據刑法的規定,既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單位。而單位既可以是合法成立的,也可以是未經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非法單位。無論是合法成立的,還是非法成立的,不影響單位構成犯罪。作為個人犯本罪的,為一般主體,即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可成為本罪的主體。當然不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人不能成為本罪的主體。
2、主觀方面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為故意犯罪,要求行為人對其生產、銷售的偽劣商品在主觀上必須是出于明知。所謂明知,是指行為人在主觀上已經確實知道生產、銷售的物品屬于偽劣商品或者根據客觀證據、情形證明行為人確實可能知道其所生產、銷售的物品是偽劣商品而不是其他物品的情況。“明知”不等于“確知”。只要根據客觀實際情況,結合行為人主觀情形,證實行為人在主觀上出于能明知而且可能明知而行為人不能否認即可。根據本類犯罪的性質和實際生活中的發案情況,本類犯罪主體在主觀上大都具有謀取非法經濟利益之目的。過失不構成本類犯罪。如果行為人對其生產、銷售的偽劣商品不是出于故意,而是由于生產技術水平達不到要求或者受他人欺騙等完全客觀原因導致行為人對其生產、銷售的偽劣商品在主觀上出于過失,而非出于故意的,則行為人不構成本類犯罪。
所有的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都要遵循相應的法律法規,如果出現了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的產品時,也是會給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造成危害,那么工商部門是會對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的公司進行相應的處罰,一般會處以銷售金額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的罰金標準來收取的。
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該怎么辦?
什么是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
單位構成假冒專利罪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犯罪過了追訴時效期限怎么辦
2021-03-24怎樣避免商標無效請求
2020-11-09行政處罰限期整改一般多長時間
2021-02-28離婚孩子探望權誰決定
2021-02-06交通事故處理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4購房合同違約上征信嗎
2020-12-13顧客乘商場扶梯時受傷誰該賠償
2021-02-12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車主應否擔責
2020-12-16學生勸架被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2-21失能保險的給付方式是怎樣的
2021-03-18交警判肇事司機負次要責任 法院判保險公司賠十萬三者險
2021-01-07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是多少
2021-03-05車禍后保險賠償程序怎樣進行
2021-01-22化名保單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2車撞人保險沒賠付需墊付嗎
2020-12-12車輛沒買保險被撞了能走保險嗎
2021-01-15保險合同冒名掛失是詐騙嗎
2020-12-27代理人的承認可以視為當事人的承認嗎
2020-12-03不足額保險
2020-12-14湛江赤坎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