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一些黑導游和不法旅行社的視頻頻頻爆出,引起了大家對旅游市場亂象的關注。本很現(xiàn)在大家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外出旅游的人員每年也是居高不下,這種現(xiàn)象不加以整治的話,肯定是會侵犯到消費者的利益的。所以,大家如果遇到這種事,一定要及時舉報。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旅游價格欺詐賠償?shù)侥睦锿对V?
一、旅游價格欺詐賠償?shù)侥睦锿对V?
可以向當?shù)芈糜螆?zhí)法大隊舉報,如果怕出事也可以回家后向組團社所在地的旅游執(zhí)法部門舉報。如果不處理可以打電話到國家旅游總局去?,F(xiàn)在還是比以前管得嚴了。特別是新旅游法出臺以后,行程結束一個月內都可以舉報的。
二、旅游糾紛常見問題以及賠付標準:
(一)旅行社違約的:
1、出發(fā)前解除旅游合同,提前7~4天解除合同支付總額的10%作為違約金,提前3~1天解除合同支付總額的15%作為違約金,當天解除合同的支付總額的20%作為違約金,以上并在5個工作日之內將旅客全部繳納的費用退還;
2、旅行社未按合同約定完成,應積極采取補救措施,未采取補救措施或采取了仍然無法補救的,應承擔賠償責任;
3、旅行社未經游客確定,擅自安排另外項目需要游客支付費用的,承擔全部的費用。
4、旅行社中止對旅游者提供住宿、用餐、交通等,應當負擔旅游者在被中止旅游期間所訂的同等級別的住宿、用餐、交通等必要費用,并向旅游者支付費用總額30%的違約金;如果因此給旅游者造成其他人身、財產損害的,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5、未經游客同意,擅自轉團、拼團的旅游者在出發(fā)前(不含當日)得知的,有權解除合同,旅行社全額退還已交旅游費用,并按旅游費用總額的15%支付違約金;旅游者在出發(fā)當日或者出發(fā)后得知的,旅行社應當按費用總額的25%支付違約金,旅游者要求解除合同的,旅行社全額退還已交費用;如違約金不足以賠償旅游者的實際損失,旅行社應當按實際損失對旅游者予以賠償。
(二)游客違約的:
1、游客在出發(fā)前提出解除合同的,提前7~4日天解除合同支付總額的50%作為違約金。提前3~1天解除合同支付總額的60%作為違約金,當天解除勞動合同支付總額的80%作為違約金,若不足以彌補旅行社損失的應按實際損失賠償,最高不得超過費用總額,剩余的應退還旅客;
2、游客未按合同要求支付費用的,旅行社有權解除合同,并要求游客賠償損失;
3、游客超合同規(guī)定自行活動造成損失的,自行承擔;
4、由于游客過錯導致旅行社遭受損失的,游客應承擔賠償責任;
(三)第三方過錯導致違約的:
1、第三方侵害等不可歸責于旅行社的原因導致旅游者人身、財產權益受到損害的,旅行社不承擔賠償責任。但因旅行社不履行協(xié)助義務致使旅游者人身、財產權益損失擴大的,旅行社應當就擴大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2、旅游者在自行安排活動期間人身、財產權益受到損害的,旅行社在事前已盡到必要警示說明義務且事后已盡到必要協(xié)助義務的,旅行社不承擔賠償責任。
三、相關法律條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旅游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
(2010年9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96次會議通過)
為正確審理旅游糾紛案件,依法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有關法律規(guī)定,結合民事審判實踐,制定本規(guī)定。
第一條 本規(guī)定所稱的旅游糾紛,是指旅游者與旅游經營者、旅游輔助服務者之間因旅游發(fā)生的合同糾紛或者侵權糾紛。
“旅游經營者”是指以自己的名義經營旅游業(yè)務,向公眾提供旅游服務的人。
“旅游輔助服務者”是指與旅游經營者存在合同關系,協(xié)助旅游經營者履行旅游合同義務,實際提供交通、游覽、住宿、餐飲、娛樂等旅游服務的人。
旅游者在自行旅游過程中與旅游景點經營者因旅游發(fā)生的糾紛,參照適用本規(guī)定。
第二條 以單位、家庭等集體形式與旅游經營者訂立旅游合同,在履行過程中發(fā)生糾紛,除集體以合同一方當事人名義起訴外,旅游者個人提起旅游合同糾紛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第三條 因旅游經營者方面的同一原因造成旅游者人身損害、財產損失,旅游者選擇要求旅游經營者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侵權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jù)當事人選擇的案由進行審理。
第四條 因旅游輔助服務者的原因導致旅游經營者違約,旅游者僅起訴旅游經營者的,人民法院可以將旅游輔助服務者追加為第三人。
第五條 旅游經營者已投保責任險,旅游者因保險責任事故僅起訴旅游經營者的,人民法院可以應當事人的請求將保險公司列為第三人。
第六條 旅游經營者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旅游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guī)定,或者減輕、免除其損害旅游者合法權益的責任,旅游者請求依據(j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認定該內容無效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七條 旅游經營者、旅游輔助服務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旅游者人身損害、財產損失,旅游者請求旅游經營者、旅游輔助服務者承擔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旅游者人身損害、財產損失,由第三人承擔責任;旅游經營者、旅游輔助服務者未盡安全保障義務,旅游者請求其承擔相應補充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八條 旅游經營者、旅游輔助服務者對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財產安全的旅游項目未履行告知、警示義務,造成旅游者人身損害、財產損失,旅游者請求旅游經營者、旅游輔助服務者承擔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旅游者未按旅游經營者、旅游輔助服務者的要求提供與旅游活動相關的個人健康信息并履行如實告知義務,或者不聽從旅游經營者、旅游輔助服務者的告知、警示,參加不適合自身條件的旅游活動,導致旅游過程中出現(xiàn)人身損害、財產損失,旅游者請求旅游經營者、旅游輔助服務者承擔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九條 旅游經營者、旅游輔助服務者泄露旅游者個人信息或者未經旅游者同意公開其個人信息,旅游者請求其承擔相應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條 旅游經營者將旅游業(yè)務轉讓給其他旅游經營者,旅游者不同意轉讓,請求解除旅游合同、追究旅游經營者違約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旅游經營者擅自將其旅游業(yè)務轉讓給其他旅游經營者,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遭受損害,請求與其簽訂旅游合同的旅游經營者和實際提供旅游服務的旅游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一條 除合同性質不宜轉讓或者合同另有約定之外,在旅游行程開始前的合理期間內,旅游者將其在旅游合同中的權利義務轉讓給第三人,請求確認轉讓合同效力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因前款所述原因,旅游經營者請求旅游者、第三人給付增加的費用或者旅游者請求旅游經營者退還減少的費用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二條 旅游行程開始前或者進行中,因旅游者單方解除合同,旅游者請求旅游經營者退還尚未實際發(fā)生的費用,或者旅游經營者請求旅游者支付合理費用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三條 因不可抗力等不可歸責于旅游經營者、旅游輔助服務者的客觀原因導致旅游合同無法履行,旅游經營者、旅游者請求解除旅游合同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旅游經營者、旅游者請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旅游者請求旅游經營者退還尚未實際發(fā)生的費用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因不可抗力等不可歸責于旅游經營者、旅游輔助服務者的客觀原因變更旅游行程,在征得旅游者同意后,旅游經營者請求旅游者分擔因此增加的旅游費用或旅游者請求旅游經營者退還因此減少的旅游費用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四條 因旅游輔助服務者的原因造成旅游者人身損害、財產損失,旅游者選擇請求旅游輔助服務者承擔侵權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旅游經營者對旅游輔助服務者未盡謹慎選擇義務,旅游者請求旅游經營者承擔相應補充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五條 簽訂旅游合同的旅游經營者將其部分旅游業(yè)務委托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經營者,因受托方未盡旅游合同義務,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受到損害,要求作出委托的旅游經營者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旅游經營者委托除前款規(guī)定以外的人從事旅游業(yè)務,發(fā)生旅游糾紛,旅游者起訴旅游經營者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第十六條 旅游經營者準許他人掛靠其名下從事旅游業(yè)務,造成旅游者人身損害、財產損失,旅游者請求旅游經營者與掛靠人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七條 旅游經營者違反合同約定,有擅自改變旅游行程、遺漏旅游景點、減少旅游服務項目、降低旅游服務標準等行為,旅游者請求旅游經營者賠償未完成約定旅游服務項目等合理費用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旅游經營者提供服務時有欺詐行為,旅游者請求旅游經營者雙倍賠償其遭受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八條 因飛機、火車、班輪、城際客運班車等公共客運交通工具延誤,導致合同不能按照約定履行,旅游者請求旅游經營者退還未實際發(fā)生的費用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十九條 旅游者在自行安排活動期間遭受人身損害、財產損失,旅游經營者未盡到必要的提示義務、救助義務,旅游者請求旅游經營者承擔相應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前款規(guī)定的自行安排活動期間,包括旅游經營者安排的在旅游行程中獨立的自由活動期間、旅游者不參加旅游行程的活動期間以及旅游者經導游或者領隊同意暫時離隊的個人活動期間等。
第二十條 旅游者在旅游行程中未經導游或者領隊許可,故意脫離團隊,遭受人身損害、財產損失,請求旅游經營者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十一條 旅游者提起違約之訴,主張精神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應告知其變更為侵權之訴;旅游者仍堅持提起違約之訴的,對于其精神損害賠償?shù)闹鲝?,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十二條 旅游經營者或者旅游輔助服務者為旅游者代管的行李物品損毀、滅失,旅游者請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下列情形除外:
(一)損失是由于旅游者未聽從旅游經營者或者旅游輔助服務者的事先聲明或者提示,未將現(xiàn)金、有價證券、貴重物品由其隨身攜帶而造成的;
(二)損失是由于不可抗力、意外事件造成的;
(三)損失是由于旅游者的過錯造成的;
(四)損失是由于物品的自然屬性造成的。
第二十三條 旅游者要求旅游經營者返還下列費用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因拒絕旅游經營者安排的購物活動或者另行付費的項目被增收的費用;
(二)在同一旅游行程中,旅游經營者提供相同服務,因旅游者的年齡、職業(yè)等差異而增收的費用。
第二十四條 旅游經營者因過錯致其代辦的手續(xù)、證件存在瑕疵,或者未盡妥善保管義務而遺失、毀損,旅游者請求旅游經營者補辦或者協(xié)助補辦相關手續(xù)、證件并承擔相應費用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因上述行為影響旅游行程,旅游者請求旅游經營者退還尚未發(fā)生的費用、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二十五條 旅游經營者事先設計,并以確定的總價提供交通、住宿、游覽等一項或者多項服務,不提供導游和領隊服務,由旅游者自行安排游覽行程的旅游過程中,旅游經營者提供的服務不符合合同約定,侵害旅游者合法權益,旅游者請求旅游經營者承擔相應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旅游者在自行安排的旅游活動中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請求旅游經營者、旅游輔助服務者承擔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十六條 本規(guī)定施行前已經終審,本規(guī)定施行后當事人申請再審或者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決定再審的案件,不適用本規(guī)定。
遭遇旅游欺詐的話,可以到我國的旅游總局進行舉報。舉報期限一個月之內都是可以的。旅游欺詐的賠償標準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分別對待、所以大家在選擇旅行社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有資質的,比較正規(guī)的,并且簽訂合同來保護自己的權益。
簽訂旅游合同,哪些條款應該拒絕?
旅游合同簽訂前后,需要注意什么?
旅游合同中的責任承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huán)評未驗收如何處罰
2021-03-10上課期間老師訓學生出去跳樓身亡學校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7車禍不夠傷殘如何賠償
2020-11-18合同生效后有異議怎么辦
2020-12-04停崗留薪人員年限到了后還能回原單位上班嗎
2021-01-15公司非法克扣員工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0-12-10一裁終局不包含勞動糾紛嗎
2020-12-18定期人壽保險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9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優(yōu)點
2020-12-07客戶聘請保險經紀人的必要性有哪些
2020-11-13海上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無證駕駛時發(fā)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630萬車貸追不回 保險公司當“賠匠”
2021-01-11游客要投保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嗎
2021-03-15保險合同中自動墊費條款的效力
2021-02-08設立合資保險公司的條件和程序是什么
2021-01-08租的車出的單方事故保險不賠怎么辦
2020-11-23投保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繳存保證金是什么意思
2020-11-13對保險法適用范圍是如何規(guī)定的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