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配偶是法定監護人嗎,規定是什么?
配偶是法定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法定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祖父母、外祖父母; 祖父母、外祖父母;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二、相關內容拓展
法定監護人,是指依照法律的直接規定擔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的人。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法定監護人包括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和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包括三種:
一是未成年人的父母;
二是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
三是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民政部門等法人組織。擔任監護人的順序依血緣關系和組織關系的遠近而確定,順序在前者排斥順序在后者。
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包括四種:
一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
二是其他近親屬如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
三是關系密切的其它親屬、朋友。四是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當地的民政部門。
確定監護人也依上列順序進行。擔任法定監護人應監護能力。認定監護人的監護能力主要根據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經濟條件,以及與被監護人在生活上的聯系狀況等因素確定。
《民法總則》第二十七條規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二十八條明確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親屬;
(四)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第三十一條,對監護人的確定有爭議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對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民政部門或者人民法院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在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中指定監護人。
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指定監護人前,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處于無人保護狀態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法律規定的有關組織或者民政部門擔任臨時監護人。
監護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變更;擅自變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監護人的責任。
如果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孩子的父母是第一順位的,在父母無民事能力或者去世的按照相關的法律規定由其他人作為監護人保證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需要注意的是,父母作為孩子的法定監護人,如果在父母離婚之后不管孩子跟隨哪一方生活,另一方都還是法定監護人,不因離婚而改變。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過繼監護人變更,需要辦手續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商投資企業增資流程有哪些
2021-01-12行政執法的主要類型包括什么
2020-11-17企業以及政府法律顧問工作流程
2021-03-10商賬追收機構的工作范圍是什么
2021-02-17重慶商標注冊有什么流程
2021-03-22哪些情況下可以中止行使探望權
2020-12-29沒收手機算犯罪嗎
2021-01-04房產面積的測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132020年勞動合同法關于經濟補償金的法律規定
2020-12-14公司合并員工有賠償嗎
2021-02-21簽訂勞動合同公司名稱變了還有效嗎
2021-03-04幼兒園中層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3-14企業單方變崗調薪的行為應該如何認識
2021-01-24保險中怎樣計算免賠額
2021-01-16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2021-03-05保險受益權的變動分析
2021-03-11什么是兼業保險代理人
2021-01-30私人房屋裝修承包合同
2020-11-22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糾紛的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
2021-02-05外嫁女是空掛戶嗎,拆遷有補償嗎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