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濟裁員經濟補償金是多少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三)規定:“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根據以上規定,個別裁員的經濟補償計算方式為等同于規模裁減人員為:一個月提前通知金加工作年限乘月平均工資,其中月平均工資和工作年限均有上限。
二、經濟性裁員主要范圍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應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
(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用人單位裁員后,勞動合同解除后,用人單位對符合規定的勞動者應支付經濟補償金。不能因勞動者領取了失業救濟金而拒付或克扣經濟補償金,失業保險機構也不得以勞動者領取了經濟補償金為由,停發或減發失業救濟金。另外對于公司裁員的對象,也不是說可以隨心所欲的想裁減誰就可以的,在這方面法律上也是有嚴格的要求。
企業經濟性裁員流程
裁員補償交稅嗎?裁員補償金標準是什么?
公司裁員通知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中財產保全期限過了可以提車了嗎
2021-01-05企業改制重組方案未經職代會通過無效嗎
2020-12-15我國法律中是如何規定誣告陷害罪的
2021-01-23公司分立是否可以分割土地
2021-01-12行政處罰房屋貼封條一般是多長時間
2021-01-17房屋租賃合同的稅款規定有什么
2021-01-14判過刑的又醉駕算是累犯嗎
2020-11-12輪流撫養孩子后一方不履行怎么辦
2020-12-19結婚手續能否請人代辦
2021-03-19勘察合同是否屬于專屬管轄
2020-12-02房地產中介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2-09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合同終止的
2020-11-07勞動關系轉移證明
2021-01-17公司被收購能辭退孕婦嗎
2021-02-15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1-03-14就一個財產是否可以投保多份保險
2021-01-17淺析國際旅游島背景下有關農用承包地制度
2021-02-06工資中繳納失業保險的份額是多少
2021-01-02保險公司騙保該如何維權
2021-01-18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