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仲裁和訴訟時效相關問題淺析
我國勞動法第八十二條的申請仲裁期限制度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的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制度,與民法通則第七章規定的訴訟時效制度性質相同,均屬于訴訟時效制度,而不是除斥期間。既然是同一性質的制度,就應當統一適用有關訴訟時效的司法解釋。2008年9月1日起施行的《...
勞動訴訟制度概念與特征
(1)《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30條規定:"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所以,勞動爭議訴訟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必須是不服勞動爭議仲裁機關裁決的;沒有經過勞動爭議仲裁機關裁決的勞動爭議案件,人民法院一般不予受...
我國勞動爭議的受案范圍和處理程序分別是怎樣的
我國勞動爭議的受案范圍和處理程序分別是怎樣的一、爭議處理(一)申請調解勞動爭議的調解是指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主持下,在雙方當事人自愿的基礎上,通過宣傳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勸導當事人化解矛盾,自愿就爭議事項達成協議,使勞動爭議及時得到解決的一種活動。發生勞動爭...
發生勞動爭議后,職工應該怎樣選擇仲裁機構
1、選勞動履行地仲裁機構 如選勞動履行地仲裁機構,最大的難點和法律風險是——申請人需要證明勞動履行在哪里,如果不巧的是自己的《勞動合同》僅約定某一城市,如工作地點為:南京,大家都知道一般每個城市的區都有仲裁委員會,且勞動仲裁一般由各市區級勞動仲裁機構管轄,那就這...
勞動爭議的處理制度有哪些
勞動爭議處理制度: 勞動爭議處理制度,是通過勞動立法的形式將勞動爭議處理的機構、原則、程序、受理范圍等確定下來,用以處理勞動爭議的一項法律制度。勞動爭議處理制度,在法學分類上稱為程序法。就其內容看,它是解決在勞動爭議處理方面的原則、程序等規定,就其任務和作用看,...
勞動爭議一裁終局制度適用問題研究
近年來我國勞動爭議案件數量逐年增多,尤其是《勞動合同法》實施后,勞動爭議案件處于突增的趨勢。然而,我國以前對勞動爭議案件采取一裁兩審”、先裁后審”模式,造成勞動爭議案件處理周期較長,勞動者維權的成本較高,特別是用人單位惡意拖延訴訟的情況下,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更無法...
現行勞動爭議處理程序中的兩大缺陷及對策
一、《勞動法》時效制度存在缺陷,現行60天仲裁時效過短,嚴重影響勞動者維權。 《勞動法》第82條規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边@是《勞動法》中,對仲裁時效的規定,按照該條,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時效為6...
勞動爭議糾紛解決程序可借鑒外國經驗
隨著群眾法律意識的提高,我國有關勞動糾紛的案件也逐年增加,但我國勞動爭議糾紛解決程序的不足給司法實踐及勞動者維權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勞動爭議處理制度起源于英國的工業革命,在其漫長的歷史發展中逐步趨于完善。如今,幾乎所有的工業化國家均建立了此項制度。完備且有效的勞動爭...
勞動爭議糾紛增多有新原因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和市場經濟的建立、發展,我國的勞動糾紛日益增多,也日趨復雜,勞資矛盾、現行勞動爭議處理體制同現實需要之間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表現在訴訟上便是勞動爭議案件的增多。據統計,山東省兗州市法院2003年全年受理勞動爭議案件為13件,2004年僅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