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規定,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做、更換;
(七)賠償損失;
(八)支付違約金;
(九)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賠禮道歉。
以上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適用上述規定外,還可以予以訓誡、責令具結悔過、收繳進行非法活動的財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規定處以罰款、拘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辯護詞
2020-12-14民營企業和私營企業的差別是什么
2021-02-01了解勞動糾紛的調解程序與常見種類
2021-02-10涉外結婚證公證必須雙方嗎
2020-11-13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產權登記的內容包括什么
2020-11-17擔保公司和反擔保人指什么
2021-03-06離婚需要賠償嗎
2021-01-01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是不是沒有資格繼承遺產
2021-02-14防衛過當致人輕傷一般應負什么刑責
2021-01-23異地執行拘留的法律規定
2021-02-04婚后是否可公證來確保個人財產
2021-01-06大學生學校吃壞肚子,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17勞動關系發生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06公司倒閉勞務外包工有賠償嗎
2021-02-08保險合同中間人與保險合同輔助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9保險合同無責不賠屬霸王條款
2021-03-05肖X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一案的民事判決書
2020-11-12保險公司定損不合理怎么辦
2020-11-21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呢
2021-03-18土地出讓費應該誰出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