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誰,都依法享有名譽權。任何人不得隨意損害或者剝奪他人的名譽權。隨意散播謠言、捏造事實,會對他人的生活造成影響和困擾,嚴重的會損害他人的身心健康。在生活中,對于某些言論,若無法判定其真實性,希望大家不要盲目傳播。接下來,365律師將和大家分享侵犯名譽權,誹謗犯罪嗎?
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單位不能構成犯罪主體。
本罪主觀上必須是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損害他人名譽的虛假事實,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損害他人名譽的危害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行為人的目的在于敗壞他人名譽。如果行為人將虛假事實誤認為是真實事實加以擴散,或者把某種虛假事實進行擴散但無損害他人名譽的目的,則不構成誹謗罪。
誹謗是否犯罪,還需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區分誹謗罪與非罪的界限,要注意:誹謗罪與治安違法行為、民事侵權行為的界限。構成誹謗罪的誹謗行為,必須是情節嚴重的,而違反治安行政法規的誹謗行為,必須局限于尚不夠刑事處罰的。
民事性質的名譽侵權行為,不僅在違法程度上輕于誹謗犯罪行為以及違反治安行政法規的誹謗行為,而且還具有以下不同:
(1)誹謗罪散布的必須是捏造的虛假的事實。如果散布的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雖然有損于他人人格、名譽,但不構成誹謗罪。而名譽侵權行為,即使所述的內容是真實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開宣揚的,公開了將有損于他人人格、名譽,也可以構成名譽侵權。甚至敘述的事實愈真實,愈會加重侵權的程度。比如,為毀損他人名譽而揭人隱私,越揭露得逼真,其侵權性質越為惡劣。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0條規定。
(2)法人、團體、組織不能成為誹謗罪的犯罪對象。而在名譽侵權行為中,法人、團體、組織可以成為受害者。如:散布虛假消息,誣說某工廠的產品質量如何低劣等,目的是以不正當的競爭手段搞垮對方。這種行為即使造成了嚴重后果,只能構成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而不構成誹謗罪。
(3)主觀過錯要求不同。誹謗犯罪行為的主觀方面必須是直接故意;而名譽侵權的主觀過錯包括過失行為。此外,即使善意的檢舉、揭發、批評中有不實成分的,也不應以誹謗罪論處。
誹謗罪的構成,是要有一定的事實依據和條件的。侵犯名譽權,誹謗犯罪嗎?需要達到法律規定,如果僅是一般的誹謗,可能就只是侵犯名譽權,需要承擔的是侵權責任。若情節嚴重,才會構成誹謗罪。以上就是律霸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關于誹謗罪的相關內容了。在生活中,大家切記謹言慎行,不可盲目傳播不實言論。
誹謗罪的處罰標準是什么?
誹謗罪的司法解釋有哪些內容
誹謗罪起訴狀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大一新生體測身亡,學生身亡學校是否有責任
2021-03-05為被繼承人提供主要經濟來源算不算盡了主要贍養義務
2021-01-23西安市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有哪些
2021-01-02事業單位終止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31長期勞務派遣是否會被認定為勞動關系
2021-02-03公司股東的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20保險: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包括哪些內容2020最新
2021-02-06車輛原因導致司機死亡保險公司要賠償嗎
2020-12-22財產保險索賠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3-10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七十七條
2021-03-06怎么做公眾責任險的風險評估
2020-11-27土地承包經營權分類有哪些
2021-01-17內部承包合同具備哪些效力
2021-01-31個人土地承包合同書
2021-01-10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管理
2020-12-25拆遷安置時,村集體獲得的賠償如何分配
2021-02-05農村臨街進行商業活動的房屋就是“住改非”房屋嗎
2021-01-13拆遷房安置補償方式有幾種
2021-02-13征地補償標準數額是多少
2020-12-05對煙臺房屋拆遷臨時、違法建筑怎么處理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