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贈與是一種民間法律行為。
無論是贈與入主動將一定的財物交給受贈人所有,受贈人以接受財物的行為表示同意或認可,還是受贈人首先向贈與人提出贈與要求,贈與人以贈與的行為滿足受贈人的要求,都說明贈與是一種協議性雙方法律行為,所以,贈與履行后,即發生了贈與財物轉歸受贈人所有的法律后果,贈與人不應再反悔、索要。同時,贈與又是一種以聯絡感情、加深友誼、互相幫助和增進團結為目的的民間交往,在調解時應采取和藹的、平心靜氣的方式,既要維護贈與的法律行為后果,又要維護贈與行為體現的良好道德精神。
(二)贈與作為一種協議性的雙方法律行為,不同于一般的諾成性協議或合同,而是實踐性的協議或合同。
也就是說雙方關于贈與的協議,不是贈與人答應受贈人關于贈與的請求,或是受贈人同意贈與人的提議后即告成立,而是在贈與人做出了贈與的行動及受贈與人接受了贈與之后,雙方關于贈與的協議才真正達成。所以,盡管在雙方達成了贈與許諾和承諾之后,如果贈與人沒有最后將贈與付諸實施,受贈人也不能以此作為債務向贈與人索要。當然,調解由此產生的贈與糾紛時,贈與人亦應遵守誠實信用的道德規范,言行一致地認真履行自己的諾言,而不應隨便毀棄信義,否則引起糾紛,贈與人應負一定的道義責任。
(三)贈與作為一種民間法律行為,帶有無償性,但也有少數民間贈與并非如此。
最常見的是婚約中的定金或彩禮,這種贈與同正常的民間贈與不一樣,其實質是這樣一種契約關系。即把定金、彩禮的贈與作為結婚的請求,把接受定金、彩禮作為與對方結婚的許諾。調解這類糾紛要以防為主,向群眾宣傳社會主義的法律和婚姻道德,指出這種陳規陋俗的封建傳統及買賣婚姻實質,杜絕隱患;一旦這類債務糾紛發生,要在弄清事實的基礎上,從實際出發進行調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抵押的房屋能再次抵押嗎
2020-11-18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有些什么特征
2020-11-10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效力
2021-01-22未支付股權轉讓款是否應承擔債務
2021-01-08抵押的房子能查封嗎
2020-12-28房屋抵押給擔保公司后能否買賣
2021-01-15清償被繼承人債務的準則是什么
2020-11-24保姆虐待被看護人涉嫌犯罪嗎
2021-01-17學生在學校被霸凌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0詳解以他人名義購房存在什么風險
2020-12-08購房要注意的知識有哪些
2021-01-13什么是非法集資房
2020-11-30如何變更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26事實勞動關系證人證言可以證明嗎
2021-01-12將工程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1-15保險經紀人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規定
2021-03-01惡意重復保險該不該賠
2021-03-23車險理賠過期責任究竟在誰
2021-02-16標準體
2021-01-09村民之間轉包只需備案,不需經過村委會書面同意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