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毀壞財物中對財物價值認識錯誤可以減輕刑法嗎?
是可以減輕自己刑法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規定:“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與其他侵犯財產罪一樣,數額大小是決定故意毀壞財物行為是否構成犯罪以及量刑輕重的決定性因素。但是,故意毀壞財物罪中數額的含義與盜竊罪、搶劫罪中數額的含義是完全一致,還是具有自己不同的含義,卻是一個尚未明確的問題。
二、認識錯誤的幾種形式
1、因果關系的認識錯誤
行為人對自己所實施的行為和所造成的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實際發展有錯誤認識。行為人誤以為自己的行為已達到預期犯罪結果,但實際并沒發生這種結果;行為人所追求的結果事實是其他的原因造成的,但行為人誤以為是自己的行為造成;
行為人的行為沒有按照預想的方向發展及其預想的目的停止,而是發生了行為人所預見所追求的目標以外的結果;行為人實施了兩個行為,傷害結果是由其中一個行為造成的,行為人卻誤以為是由另一個行為造成的。
2、客體的認識錯誤
行為人意圖侵犯一種客體,而實際上侵犯了另一種客體。
3、對象的認識錯誤
誤把甲對象作為乙對象加以侵害,而二者體現相同的社會關系;誤把甲對象作為乙對象加以侵害,而二者體現的社會關系不同;誤將犯罪對象作為非犯罪對象加以侵害;誤將非犯罪對象作為犯罪對象加以侵害。
4、打擊錯誤(或行為偏差)
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實際性質發生了錯誤的理解。行為人不存在故意犯罪的故意,因而不應論以故意犯罪,而應根據實際情況成立過失犯罪,或是意外事件。
5、手段、工具的認識錯誤
包括三種形式。行為人由于愚昧無知或者迷信使用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導致危害結果發生的方法;行為人意圖采用的犯罪手段具有產生危害社會結果的可能性,但由于認識錯誤而使用了不能導致危害結果發生的手段;行為人不具有危害社會的意圖,但由于誤解工具或拿錯物品造成損害結果。
綜合上面所說的,任何案件只要在犯了錯了之后那么就要積極的認識錯誤,承擔起所有的賠償,這樣才能減輕自己的刑法,案件的不同所處理的方式就會不一樣,所以,執法人員在處理案件的時候就一定要按照規定的來,會結合不同的因素來進行判定。
如何界定故意毀壞財物罪
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故意毀壞財物罪如何定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律師是國際經濟法學士,中華律師協會會員,專職訴訟律師,家事法律咨詢中心創辦人,事在人為第一批特邀法律嘉賓,網絡普法視頻單個點擊率過萬者。張律師座右銘:律師不但要為弱勢者伸張正義,更重要的是有伸張正義的智慧和勇氣!執業理念:法律不保護權利上的沉睡者!為你辯護,是最有意義的事!執業領域:房產土地糾紛、征地拆遷,婚姻家庭糾紛、勞動爭議、合同糾紛、遺產繼承、宅基地糾紛、集團訴訟等。執業業績:張律師一次即通過國家司法考試,曾是團隊中最年輕的A牌律師,其不但專長法律,且精通“史心哲”,參與和代理案件遍布除新疆和青海外的大江南北,在從事律師職業的第一年就獲得團隊勝訴率統計排名前三名,案件結果屢次“三連勝”“五連勝”,被當事人稱為“絕版天才律師”“有勇有謀敢說敢做的少年英雄”,多次在二審中為當事人翻案。
公證終止的情形有哪幾種
2021-02-03公司承包給個人清潔還需為承包人買五險嗎
2020-12-02傷情鑒定標準時間限制是什么
2021-01-07擔保公司設立規定
2021-01-11商業承兌匯票的提示承兌是什么
2021-02-10協商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14啥時候能放棄遺產繼承權
2021-03-14治安管理處罰有哪些種類
2021-01-04企業破產職工如何安置和補償
2021-03-23集資房和自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2-27房地產開發中行政規劃的風險應當由誰承擔
2020-12-11噪音擾民的時間規定
2020-11-30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有哪些
2021-01-22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2-29論保險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2-26交通肇事致死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2-16交通事故保險不理賠怎么辦
2020-11-13下述保險公司責任是否應該免除
2021-02-05被保險人的義務
2021-01-29家庭承包土地怎么轉讓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