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他人權利的事情是不對的,我們要盡量避免侵犯他人權利,侵犯他人權利是違反法律規定的事情,我們要盡量做到在不侵犯他人的權利和利益下,行駛自身權利,今天我就為大家講解一下返還原物財產侵權起訴狀的問題,規范自身的行為。
返還原物糾紛案件審判規則規范
一、釋義
返還原物糾紛是指權利人請求無權占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人返還該物的糾紛。
二、管轄
返還原物糾紛要區分不動產和動產確定管轄。不動產的損害賠償糾紛,應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專屬管轄。動產的損害賠償糾紛,適應當依據雙方當事人產生請求權的基礎法律關系確定管轄,例如,若因合同關系產生的產生返還原物請求權,則應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之規定,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三、審理過程中應該查明的事實
(一)、原告是否為享有返還原物請求權的人
1、是否是標的物的所有權人
(1)動產。一般動產原告應當提供證據證明其為動產權利人,例如:購買發票、轉讓合同等,機動車等特殊動產應當以登記的權利人為準。根據《物權法》第二十三條 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2)不動產。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即以登記為準。(《物權法》第九條》)依照法律應當登記的,自記載于不動產登記簿時發生效力。
原告應當提供證據證明其為記載于不動產權屬證書記載的權利人或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
(3)幾種特殊的物權取得時間
①簡易交付: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權利人已經依法占有該動產的,物權自法律行為生效時發生效力。(《物權法》第二十五條)
②指示交付: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第三人依法占有該動產的,負有交付義務的人可以通過轉讓請求第三人返還原物的權利代替交付。(《物權法》第二十六條)通知到達第三人時,受讓人取得物權。
③占有改定:動產物權轉讓時,雙方又約定由出讓人繼續占有該動產的,物權自該約定生效時發生效力。(《物權法》第二十七條)
④法律文書、征收導致的物權變動: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決定等,導致物權設立、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字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決定等生效時發生效力。(《物權法》第二十八條》)
⑤繼承、收遺贈取得物權:因繼承或者受遺贈取得物權的,自繼承或受開始時發生效力。(《物權法》第二十九條》)
⑥合法事實行為導致的物權變動: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實行為設立或者消滅物權的,自事實行為成就時發生效力。
2、是否是法律規定的其他可行使返還原物請求權的人,如破產管理人、失蹤人的財產代管人、遺囑執行人等。
(二)他人是否無權占有動產或不動產
1、占有人從占有開始就沒有法律根據,如占有人占有的物是他人的盜竊物。
2、占有之始本來有法律根據,但是后來該根據消滅,如借用、租賃他人的物,已經超過約定的期限而不返還。
(三)被告是否為現在的無權占有人
所謂現在占有該物之人,是指現在仍事實上管領其物但無正當權源的人。曾經占有該物但現在沒有事實上管領其物之人,即使所有人的占有關系因其人的行為而喪失,所有人也僅僅在此項行為具備侵權行為要件時,向該人請求損害賠償,而不能對其行使返還原物請求權。
(四)標的物是否有返還的可能
適用返還原物的前提是原物仍然存在,如果原物已經毀損或者滅失,只能采用賠償相應損失的方式 。
(五)應該返還原物的范圍:
1、原物
無權占有人在返還原物時,應當恢復物的原有狀態。所謂原有狀態,是指原物在被占有人無權占有時的狀態。但是,無權占有人已盡到善良管理人的注意義務而原物仍然受到正常損耗的除外。
2、孳息
善意占有人只返還判決時現存的孳息,對于已經消耗掉的孳息,不負返還責任。但是,善意占有人對于尚存于他人之處的孳息也應返還;惡意占有人則應當返還訴訟開始前后已經取得和可能取得的全部孳息,包括已經消耗掉的孳息和因疏忽而未收取的孳息。應當指出的是,返還孳息所稱的“孳息”僅指占有人在無權占有期間所收取的孳息,而不包括其在有權占有期間根據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所收取的孳息,對于有權收取的孳息,占有人不負返還義務。對于孳息返還請求權,物權人在請求時,可以和原物返還一并提出,也可以單獨提出。在訴訟中,如果物權人在提出返還原物的同時,沒有提出返還孳息的請求,則法院不得就孳息返還作出判決。如善意占有人在返還原物之訴中敗訴,從判決生效之日起,其將變成惡意占有人,對于此后原物所生的全部孳息,其應當返還。
(六)、物權占有期間為標的物支出費用的承擔
1、不動產或動產被占有人占有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或孳息,但應當支付善意占有人因維護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支出的必要費用。(《物權法》第二百四十三條)善意占有人對于因保存物所支出的必要費用,即為維持物的現有狀態,預防其損毀、滅失的費用,有權請求償還。善意占有人還可以請求償還有意費用,即為改善占有物所支出的費用,但只能在占有物現存價值的范圍內請求償還,如果增加的價值已經不存在了,就不能請求償還。
2、惡意占有人則只能請求償還必要費用,對有益費用則不能請求償還。
(六)、返還費用的承擔
應當根據該無權占有是否因為相對人的原因造成而區分,如果是相對人的原因造成時,應由相對人負擔返還的費用;如果非因相對人的原因造成時而是由第三人原因造成時則不應由相對人承擔,相對人僅承擔返還義務即可。
五、幾個常見問題
(一)善意取得
1、構成要件
處分人無權處分
第三人為善意
第三人支付合理對價
第三人取得動產占有或者變更不動產登記
2、法律后果
第三人取得物權,原權利人權利消滅,原權利人不能要求第三人返還,但有權向無權處分人要求賠償。
(二)、添附
1、概念
添附分為附合、混合、加工三種。
附合是指兩個以上不同所有人的物結合在一起而不能分離,若分離會損毀該物或者花費較大,如用他人的建筑材料建筑房屋。
混合是指兩個以上不同所有人的動產互相混雜合并,不能識別。
加工是指在他人之物上附加自己的有價值的勞動,使之成為新物。
2、處理方式
1、能夠恢復原狀的,標的物返還各所有權人,各歸原主。
2、維持現狀,使原物的各所有人形成共有關系。
3、維持原狀,因添附形成之物歸某一人所有。原則上,動產和不動產添附的,歸不動產所有人所有,對原動產所有人給予補償;動產與動產添附的,價高者得,價低者獲得補償。
綜上,添附的后兩種處理方式是不適用返還原物的。
(三)、拾得遺失物
拾得的遺失物,應當返還失主。
1、善意占有遺失物的,即不知道其占有的為遺失物的或知道而代為保管的,返還以其返還時的利益為限;在返還原物后對為有費用求償權;有權領取懸賞獎金;對以實物盡到合理的保管責任而遺失物損毀的,無需承擔賠償責任。
2、惡意占有遺失物的,即明知其占有的為遺失物而侵占的,返還以占有時利益為限;無權請求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費用,也無權要求領取懸賞。
3、遺失物如果通過轉讓第三人占有的,權利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損害賠償,或者自知道或應當知道受讓人 起2年內向受讓人請求返還原物,但受讓人通過拍賣或者向具有經營資格的經營者購得該遺失物的,權利人請求返還原物時應當支付受讓人所付的費用,權利人向受讓人支付費用后,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追償。
返還原物糾紛案件審判規則規范,有詳細的解釋,可以幫助大家了解返還原物糾紛案件的步驟和內容,讓大家在避免侵犯他人的權力下,形式自身權利,詳細的講解返還原物財產侵權起訴狀的問題,希望在訴訟案件中可以給大家起到幫助
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的范本怎么寫?
交通事故同等責任起訴書范本
法定不起訴和酌定不起訴的情形分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務派遣員工申請仲裁如何處理
2021-01-02產品侵權商標人有責任嗎
2020-11-08不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23上下班工傷認定標準
2020-11-21違約方以公文形式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07拆遷房產證過戶需要什么證件
2021-02-04開發商延期交房違約金如何計算
2020-11-19企業變更勞動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勞務派遣協議范本
2021-01-16試用期的特殊規定有哪些
2021-03-06外保內貸業務是什么
2021-02-23投資理財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2-06豪車車主為省修車費騙保構成什么罪
2020-12-25適用保險合同解釋原則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4人身保險公司有什么權利嗎
2021-03-17人身保險合同中止后可以繼續嗎
2021-03-12交通事故中有人員傷亡,保險公司什么時候能理賠
2021-03-22被保險人對保險公司的定損價格有異議的理賠
2021-01-15學生溜出校園被車撞身亡 “校方責任保險”應否理賠?
2021-02-03外資保險公司在我國有哪些形式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