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員工因個人原因辭職的,當然拿不到經濟補償金
在司法實踐中,只要是員工以個人原因提出辭職的,比如“家里有事、個人發展、出去創業”等等,如果公司能夠舉證證明員工該辭職理由(通常在辭職信、離職交接表、或離職協議書中可找到辭職理由),裁判機關一般都不會支持經濟補償金。
并且,以個人理由辭職的,員工還需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公司才行,否則,未經公司同意不辭而別或達不到法定通知期離職的,都屬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行為,不僅拿不到經濟補償金,可能還要賠償公司的經濟損失。
二、員工以公司存在特定違法行為“被迫辭職”的,公司需支付經濟補償金
實務中,一些公司存在克扣員工工資,停發、少發或拖欠工資行為,還有一些公司不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費,還有的公司讓員工在有毒、無防護設備等惡劣的生產環境下勞動,針對這種情況,為保護員工的合法權益,勞動合同法規定了員工享有特別解除權,可無條件與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還可獲得經濟補償金。這就是實踐中通常所稱的“被迫辭職”。
依據勞動合同法第38條的規定,公司存在以下違法行為,員工可以“被迫辭職”:
1、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2、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3、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4、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5、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時存在欺詐、脅迫、趁人之危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6、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勞動合同法第46條明確規定員工依照第38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公司應當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員工在依據勞動合同法第38條“被迫辭職”時,需注意各地司法實踐中所把握的“度”,要不然一不小心“被迫辭職”可能變成違法解除。比如:工資拖延了多少天才可“被迫辭職”、少發了多少工資才可以被迫辭職、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是否支持被迫辭職......各地把握的尺度會有差異,并無統一標準。
對于公司來說,應對的方法就是盡量消除上述能夠引發員工“被迫辭職”的違法行為,但談何容易。單單一個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問題就足以讓多數企業叫苦連天,要想防范風險,只能自求多福了。
三、員工“被迫辭職”是否也需提前30天通知公司?
如果“被迫辭職”的理由是成立的,無需提前30天通知公司,依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員工辭職是否需提前通知,可分4種情況來理解:
1、需提前30天通知的辭職:正常情況下以個人原因辭職的,需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公司。
2、需提前3天通知的辭職:正常情況下在試用期內以個人原因辭職的,提前3日通知即可。
3、需通知但無需提前30天的“辭職”:公司存在以下違法情形:1)未提供勞動保護或勞動條件;2)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3)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4)規章制度違法,損害員工權益;5)因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致使合同無效。也就是說,這些情況下,員工可在通知單位后立即離職。
4、無需通知直接走人的“辭職”: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我們發現,雖然有些時候是勞動者自己離職,但確實是因為單位的一些不法行為,導致勞動者不得不離職,以此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在這樣的情況下,雙方解除了勞動關系,用人單位也是需要按照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的。但如果單純的真的因為勞動者個人原因離職,這個時候就不能要求單位作出補償。
員工離職寫經濟補償金怎么確定數額?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離職是否有經濟補償金?
擅自離職有經濟補償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0-11-10傷殘等級重新鑒定司法流程
2021-01-31填詞翻唱歌曲侵權嗎
2021-03-05債務人如何對公司人格混同進行舉證
2021-03-21預付款項為什么屬于債權
2021-01-23遺產繼承公證能改嗎
2020-12-12如何判定壽險保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有的保險該如何分
2021-01-08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的效力
2020-11-23人身保險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5租車公司的車沒有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20交通車禍保險如何賠償,賠多少錢
2021-02-19保險合同違約金有多少
2021-03-26保險經紀人委托人可以是誰
2021-03-07保險人對投保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22交通事故中沒責任認定書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0違反最大誠信原則所帶來的保險糾紛
2021-01-20保險原則有哪些
2020-11-29保險利益原則是什么
2021-01-29誰為保險代理人惹的“禍”負責?
2020-12-07個人購房如何辦理保險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