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發生事故該誰負責
電梯事故可大致分為發生在商場等場所以及住宅小區等,在司法實踐中,二者的裁決略有差別。在處理實踐中,當事方協商是更為主要的處理方式,如果不成,才訴諸法律。
與電梯事故相關的法律條文主要包括《侵權責任法》第37條: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管理人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作為侵權責任的“兜底”條款,《侵權責任法》第6條第1款明確,“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該款是小區電梯事故的主要法律依據。
同時,電梯屬于特種設備,對電梯的生產、安裝、檢測、維保等有一系列嚴格要求。相關單位沒有盡到安全管理義務,一旦發生事故,就要承擔相應責任。比如,未在顯著位置張貼警示標識,在司法裁決中往往會成為歸責依據之一。
但是,在不同案件中,各方的責任根據具體情況而不同,如果被害人有過失,也會承擔一定責任。在諸多案件中,被害人往往也因未盡到注意義務而承擔一定責任,法院酌情確定各方比例,是司法處理的重點之一。
電梯屬于產品,適用產品缺陷條款,根據《侵權責任法》第41條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即,只要電梯存在產品瑕疵,生產企業就要承擔責任。侵權法第37條的“違反安全保障義務”較之產品責任瑕疵,保護范圍更廣。
侵權法的立法原則之一就是有利于被害人追償。雖然最終的責任劃分可能涉及生產方、使用方和維保等,但就受害人來說,要找最直接的責任者要求賠償,在商場造成損害,肯定要先找商場,不是要求商場有多大責任就賠償多少,而是要求它要有完全賠償責任。商場履行賠償義務之后,電梯質量或保養等有問題,商場再去找它們去追償,那是另外的法律關系。
電梯發生事故該誰負責?乘坐電梯產生的事故責任誰來承擔,根據實際情況不同,承擔責任的主人也會不一樣,具體要找專業的律師來幫助自己。電梯發生事故沒有人對此愿意承擔責任,不知道怎么辦的人可以來律霸網找個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購房資格導致不能履行合同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12購買使用盜版產品算侵權嗎
2021-01-14速裁程序是一審終審嗎
2020-12-21合同法關于單方終止合同的條件
2020-11-13超市摔倒壓倒小孩誰負責
2020-11-25可向勞動爭議仲委會申請仲裁的情形
2020-11-30勞務派遣資質是否全國有效
2021-02-10試用期想辭職不給辦離職手續怎么辦
2021-03-21意外傷害怎樣申請理賠
2021-03-26上了老賴黑名單的后果是什么
2021-03-01建筑工程保險的適用范圍
2021-01-31貨損保險合同代理是如何發生的
2021-02-214s店試駕出車禍怎么賠償
2020-11-11在公司交的保險可以取出來嗎
2020-12-27提車保險有哪些
2021-03-14沒有上崗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2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如何辦理車輛理賠
2021-01-04何為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1-08出讓土地自建房違法嗎
2021-01-16民房可以辦營業執照拆遷補償算門面房嗎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