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死亡精神是否有精神損害賠償
工傷保險賠償是用人單位為其職工建立工傷保險關系,一旦發生工傷事故則由保險機構對受害人予以賠償,用人單位不再承擔工傷事故的民事賠償責任。如果單位沒有給職工繳納工傷保險,單位也應當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對職工進行賠償。
工傷保險賠償屬于社會保障法的范疇,具有公法性質。勞動關系中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工傷人身損害,應當按照國務院制定的《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定請求工傷保險賠償,享受相應的工傷保險待遇,不能直接對用人單位提起人身損害賠償的民事訴訟。
精神損害賠償是指自然人因其人身權受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權益和身份利益受到損害或遭受精神痛苦,,受害人本人或死者近親屬要求侵權人通過財產賠償等方法進行救濟和保護的民事法律制度。精神損害賠償的法律性質是財產賠償責任,具有填補、撫慰、懲罰的功能。由于工傷保險待遇與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法律性質和功能不同,對工傷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不能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應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定享受相應的工傷保險待遇。
二、工傷死亡賠償金怎么計算
工傷死亡賠償金是指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按照法律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喪葬費、供養親屬撫恤金、工亡補助金是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職工因工死亡后其直系親屬可領取的工傷保險金。
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48個月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具體標準由統籌地區的人民政府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備案。”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目前,按照我國法律規定,工傷死亡是不能主張精神損害賠償金的,只能要求工傷賠償。如果有保險的,可以申請工傷保險理賠。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警察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怎么處理
2020-12-31法律對三維商標、立體圖標如何規定
2021-01-01解除合同催告合理期限
2021-02-09報道稱妻子舉報前夫是否侵害妻子名譽權
2021-01-13不得擔任商業銀行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情形
2021-01-09保姆虐待被看護人涉嫌犯罪嗎
2021-01-17什么情況下能回購房屋呢
2021-01-22置業顧問收客戶錢違法嗎
2020-11-24辦理產權證步驟是什么
2020-12-13二次入職離職補償金怎么結算
2021-03-12實習協議有效力嗎
2021-02-17員工請假多久算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8如何認定事實勞動關系?
2021-03-05勞務外包用工單位要繳哪些稅
2021-03-09保險單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2021-01-27意外險購買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什么是傷殘鑒定費
2021-03-15人身保險合同中被保險人的主要權利有哪些
2020-12-31保險合同變更申請書的內容
2021-02-06《保險法》施行前保險合同發生糾紛適用當時法律規定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