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險行為是為了保護第三人的利益而實施,受害人因此要求補償的,可以責令受益人適當補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九條規定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或者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因緊急避險采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第一百零九條因防止、制止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的財產、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害人承擔賠償責任,受益人也可以給予適當的補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規定為維護國家、集體或者他人的合法權益而使自己受到人身損害,因沒有侵權人、不能確定侵權人或者侵權人沒有賠償能力,賠償權利人請求受益人在受益范圍內予以適當補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選了拆遷安置房還能選貨幣補償嗎
2021-03-21退休金是單位發還是國家發
2021-02-17父母去世房產繼承順序是怎樣的
2020-12-14涉外企業增資后還能享受哪些稅收優惠
2021-03-05如何申請專利費用的減緩
2020-12-11一般保證連帶共同被告
2021-03-13遇到效力待定合同時會產生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1-03-04遺贈扶養協議公證常識
2020-12-02交通事故起訴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4夫妻雙方怎樣做能不承擔對方債務
2021-01-13代位繼承的效力如何
2021-03-06超市顧客摔傷保潔公司賠償是怎樣的
2021-03-01行政辦事處有處理土地糾紛嗎
2021-03-23中介應告知購房者哪些內容
2021-02-09競業限制不平等是否有效
2020-12-11在什么情況下與員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3調崗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23內部調崗申請
2021-02-17勞動糾紛法官會受賄嗎
2021-01-04買重疾險的相關解析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