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婚姻法》等現行法律并未規定公民必須要結婚后才能生育,肯定了公民沒有婚姻也享有生育的權利。但對照現實,公民的生育行為還是與婚姻制度捆綁在一起。
未婚生育必須繳納高額社會撫養費
根據《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超出國家規定生育子女的,應當繳納社會撫養費。哪怕是第一胎,未婚生育也需要被收費。這是一筆數額不小的罰款,通常與各地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掛鉤,各地標準并不一樣。以江蘇省為例,在達到法定結婚年齡且未曾生育的情況下,非婚生育一個孩子的,按照孩子出生上一年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零點五倍至兩倍繳納社會撫養費;如果實際收入超出人均收入,對其超出部分還會征收一倍至二倍的社會撫養費。
2013年底導演張*謀與現任妻子陳-婷非婚生育三個子女事件被曝光,最終繳納了近750萬人民幣的巨額社會撫養費。但現實中絕大部分的非婚生育家庭尤其是未婚媽媽都面臨經濟的窘境,難以承擔高額的社會撫養費。
法律規定的社會撫養費數額:《北京市社會撫養費征收辦法》第五條
對違反規定生育第二個子女的夫妻或者非婚生育子女的公民(以下統稱當事人),按照市統計部門公布的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的3至10倍征收;
對違反規定生育第三個子女及三個以上子女的當事人,按照本條第(一)項規定的征收標準加倍征收;
對非婚生育第一個子女的當事人,按照市統計部門公布的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的1倍征收;
對符合規定生育第二個子女的當事人,女方生育時不滿28周歲或者距生育第一個子女的間隔不滿4年的,按照市統計部門公布的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的五分之一征收。
對違反規定生育子女的當事人,其前一年實際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年人均純收入或者前三年實際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人均純收入的平均值(以下簡稱實際收入)高于市統計部門公布的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的,以其實際收入為基數,按照本條前三項規定的征收標準征收。
征求稿:未婚生育不征收社會撫養費
《條例》明確界定征收對象為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多生育的公民;對符合政策規定,但不符合程序規定生育的,不予征收社會撫養費。
什么叫“不符合程序規定生育”呢?指的是未婚媽媽、未到婚齡就生子、同居但未領結婚證生子等情況。
雖然《條例》尚在公開征詢意見期,但網友普遍認為,《條例》體現了遏制“罰款”,鼓勵生育的趨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庭冷暴力離婚賠償
2021-02-07預防性侵權請求權是什么
2021-02-17保障性住房做抵押貸款嗎
2021-01-21農村個人私自售賣煙花爆竹怎么處罰
2020-11-26行政處罰中警告的適用情形
2020-11-07正規借條范本該怎么寫
2021-01-31房屋租賃合同的稅款規定有什么
2021-01-14探望權糾紛如何處理,探望權糾紛怎么執行
2020-11-26如何審查《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1-02-11一方死亡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1-01-14辭退也要簽字嗎
2021-03-15入職3個月無故被開除賠償金怎么算
2020-11-08經濟性裁員 如何才算合法
2021-03-21壽險索賠需要哪些材料,壽險索賠應注意什么
2020-11-24保險人過錯導致合同無效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25車被石頭剮蹭能保險理賠嗎
2021-01-08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意外事故保險的賠付是怎樣的
2020-11-30保險法基本原則以及作用是什么
2020-11-18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有什么不同嗎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