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放工資能認定勞動關系嗎
從工資流水可以認定勞動關系。工資只是確認勞動關系的條件之一,因為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根據勞動保障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12號)的規定:
一、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二、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一般情況下銀行的工資流水清單屬于上述法規第二條第一項的“工資支付憑證”,可以證明勞動關系,但是如果發放工資的單位與實際從事的單位名稱不一致的話,應當還要考慮整個證據鏈才能夠算作認定勞動關系的確鑿證據。其中包括考勤表、與單位負責人的談話錄音、工作制服、工作牌等。
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的區別
1、兩者產生的依據不同。勞動關系是基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生產要素的結合而產生的關系;勞務關系產生的依據是雙方的約定。
2、適用的法律不同。勞務關系主要由民法、合同法、經濟法調整,而勞動關系則由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規范調整。
3、主體資格不同。勞動關系的主體只能一方是法人或組織,即用人單位,另一方則必須是勞動者個人,勞動關系的主體不能同時都是自然人,也不能同時都是法人或組織;勞務關系的主體雙方當事人可以同時都是法人、組織、公民,也可以是公民與法人、組織。
4、主體性質及其關系不同。勞動關系的雙方主體間不僅存在著財產關系即經濟關系,還存在著人身關系,即行政隸屬關系。勞動者除提供勞動之外,還要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服從其安排,遵守其規章制度(如考勤、考核等)等,成為用人單位的內部職工。但勞務關系的雙方主體之間只存在財產關系,即經濟關系,彼此之間無從屬性,不存在行政隸屬關系,沒有管理與被管理、支配與被支配的權利和義務,勞動者提供勞務服務,用人單位支付勞務報酬,各自獨立、地位平等。這是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最基本、最明顯的區別。
5、是以誰的名義實施工作以及由誰承擔責任不同。事實勞動關系是勞動者以用人單位的名義進行工作,勞動者屬于用人單位的職員,其提供勞動的行為屬于職務行為,構成用人單位整體行為的一部分,由用人單位承擔法律責任,與勞動者本人沒有關系;勞務關系是提供勞務的一方以本人的名義從事勞務活動,獨立承擔法律責任。如果在提供勞務過程中純粹是由于自身的過錯給第三人的人身或財產造成損害的,該損害與雇主無關。
發放工資是能夠認定勞動關系的,但這也只是認定勞動關系的條件之一,在某些情況下面,如果有著其他勞動關系成立的條件是不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的,那么這段勞動關系也是不成立的。就如勞動合同是否符合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這也是主要的前提。
如何確認勞動關系
哪些情形屬于事實勞動關系
確認勞動關系時能否一并訴請雙倍工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是否可以免除滯納金
2021-02-23醫療事故的等級分為幾種
2020-12-10認繳期限未屆至股東是否承擔連帶責任
2021-02-19股權退出的5種方式是什么
2021-01-22如何尋求知識產權的刑事救濟
2021-02-07房屋抵押貸款核對哪些信息
2021-01-15家暴告誡書出臺 取證有新招
2021-02-24破產清算期間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權的行使
2020-12-22共同債務人和連帶債務人的區別
2021-03-05離婚后如何強制執行探望權
2021-03-10贍養費不給強制執行立案需要多久
2020-12-23判決侵權賠償金支付之日如何確定
2021-01-20法院立案需要戶籍證明嗎
2021-01-14被判拘役也注銷戶口嗎
2021-02-17故意毀財不立案會怎么處理
2021-03-25房屋租賃注意事項
2021-01-10廠里集資房什么意思
2020-12-20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后應該如何辦理轉移手續
2020-12-24勞務公司違法分包包工頭負什么責任
2020-12-02實習期不給工資能告單位嗎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