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人的違約責任:律師不可犯的錯誤之一(作者:張*勝,北京律師,13520840484)一、基本案情2007年9月12日,北京某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實業公司”)以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為案由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被告北京某保健會館有限公司(下稱“**公司”)支付工程款1624.35萬元。實業公司委托黃某某作為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代理權限為特殊授權。庭審過程中,**公司表示愿意償還所欠付的工程款,但是請求允許分期支付,得到黃某某的同意。2007年12月26日,黃某某代替實業公司取得**公司給付的支票一張,金額為500萬元整。取得支票以后,黃某某將其轉入江蘇華某建筑有限公司帳戶中。2008年3月12日,實業公司向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黃某某償還其代為領取的工程款500萬元及利息。2008年5月14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做出一審判決,判令被告黃某某償還實業公司工程款及利息。黃某某不服,向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二審過程中,黃某某說明:江蘇華某建筑有限公司與實業公司之間曾經簽訂了分包協議書,由江蘇華某建筑有限公司負責**公司工程項目的施工,黃某某系江蘇華某建筑有限公司在北京的項目負責人。實業公司稱,江蘇華某建筑有限公司欠付工程材料款即管理費用共計300萬元,至今未付。2008年8月6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做出終審判決:撤銷一審判決;駁回實業公司訴訟請求。二、律師評論1、訴訟代理關系能否獨立于建立代理關系的基礎事實。一般而言,訴訟代理關系屬于委托人與受托人之間就委托事項而建立的代為處理相關訴訟事務的法律關系,委托人與受托人之間存在的其他事實及關系在所不問,即,二者獨立存在。比如,律師接受當事人委托代理訴訟,那么,當事人與律師之間是否是親友關系在所不問。但是,如本案所顯示,代理人與被代理人之間基于分包協議等合作而產生的委托關系與一般的委托不同,即,如果沒有分包協議約定下的合作行為,委托關系極可能不會發生,此時,我們應當權衡委托關系和分包協議關系二者在整個事件中的比重,顯然,基于分包協議而產生的江蘇華某建筑有限公司對**公司欠付工程款的期待利益是主要的,基于此產生的實業公司與黃某某之間的委托關系是附屬性的。因之,本案中的委托關系與產生委托的基礎事實應當綜合考慮而不應割裂開來。2、妥善處理訴訟代理與產生委托關系的基礎事實之間的關系。如果將訴訟代理關系完全置于分包協議關系之外,那么,本案中,黃某某轉賬行為違反代理人職責,故應當承擔500萬元工程款返還義務,可是,黃某某本人帳戶存款不足10萬元、自有財產不足30萬元,即使法院判決生效,執行起來也非常困難----判決成為一紙空文;同時,判決生效后,黃某某只能要求江蘇華某建筑公司返還500萬,引發了連環訴訟-----有悖法律定紛止爭功用。如果將訴訟代理與分包協議關系簡單結合,那么,考慮到江蘇華某建筑有限公司對**公司支付的500萬工程可實際享有的利益,黃某某的轉賬行為雖形式違約,但實質上相當于代實業公司向江蘇華某建筑公司進行支付。但是,如果法院直接判決該轉賬行為有效,則超過了訴訟請求之范圍,違背不告不理原則;同時,實業公司與江蘇華某建筑有限公司之間的工程款支付與材料款、管理費支付本應一并處理,法院此類判決割裂開來,完成了對實業公司所負義務之處理而未考慮其應享有的收益權利,有悖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當得到平等保護的原則。3、法院判決時,應當一并考慮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應。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應是對立統一關系。單從法律效果上講,訴訟代理關系與分包協議關系之間應當分開處理,即,判決黃某某返還500萬元工程款;但是,社會效應應當作為法律效果的目標之一,法院不能為了追求法律效果而損失正當的社會效應,如,不考慮本案可能引發的訴累、判決落空、當事人不平等對待等后果。本案二審判決的正確性在于:不簡單確定因分包協議關系產生的工程款歸屬但明確其歸屬應在分包協議糾紛中處理,保障了實業公司與江蘇華某建筑有限公司權利義務的平等保護,亦不違背不告不理的原則;在后續可能發生的實業公司訴江蘇華某建筑有限公司材料款和管理費的訴訟中理順當事人關系,可以徹底解決糾紛并不產生判決落空的情形從而保護了法律的權威性。4、代理人無權擅自處理委托人的財物。前面所述結合基礎事實對待委托關系,并非承認代理人可以隨意處分委托人財物這個觀點。黃某某擅自轉賬其合理性在于實業公司并不是工程施工者,江蘇華某建筑有限公司對工程款具有實際利益:實業公司應該支付,江蘇華某建筑有限公司可以取得。代理人的基本法律屬性是為委托人的利益服務而不是替代委托人做出決定。雖然,實業公司給黃某某做了特殊授權,但是這僅僅局限在訴訟過程中,處理財物的對象也僅僅局限在針對**公司而不是江蘇華某建筑有限公司。況且,作為訴訟代理人,誠實原則是必須遵守的。5、不確定的債權對沖物權是不合理的。**公司完成支付后,500萬工程款的所有人屬于實業公司,黃某某擅自處理該工程款的行為侵犯了實業公司的物權。至于,實業公司應該向江蘇華某建筑有限公司的500萬工程款,屬于實業公司的債務;黃某某的行為實質上是以江蘇華某建筑有限公司的債權換取了實業公司的物權,是不合理:(1)該債權可能未到期;(2)該債權數額不確定;(3)該債權可能被所欠材料款和管理費抵消。三、法律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63條第2款:代理人在代理權限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66條第2款:代理人不履行職責而給被代理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3、《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404條:受托人處理委托事務取得的財產,應當轉交給委托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房東要怎么做才合法
2021-01-28最新承諾書怎么寫
2020-12-30行政處罰案件多長時間應當立案
2020-12-09行政強制執行應當多久提出
2020-12-08涉外婚姻案例
2021-01-30構成商標的圖形應達到什么要求
2021-03-02構成商標的文字應達到什么要求
2021-01-07車輛撞人之后怎么處理
2020-12-12票據丟失申請公示催告程序
2021-01-17收養關系解除怎么辦理呢
2021-01-29中國人和外國人辦理結婚證登記如何辦
2021-02-27父母贈與兒子兒媳房產可以反悔嗎
2020-12-12關于沈陽的賠償金和經濟補償金
2021-01-10哪些情況壽險保險人可以免責
2020-12-03具體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呢
2021-01-17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分幾類
2020-12-14飛機延誤險賠償標準有哪些
2021-02-08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中的保險利益
2020-11-12人身保險的險種具體是指什么
2021-01-06保險合同上標注責任免除條款 如何發生效力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