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于犯罪預備可以怎么處罰
犯罪預備行為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形態則是犯罪行為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預備階段的停止形態。我國刑法理論一般認為,行為符合犯罪構成是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根據,犯罪預備行為也有其犯罪構成,它是一種具備修正的構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態。這是追究犯罪預備行為的刑事責任的法理根據。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的現實危險,因而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犯罪預備行為同樣具有可罰性。我國刑法第22條第2款認可了這一學說,規定對于預備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同時考慮到犯罪預備行為畢竟尚未著手實行犯罪,還沒有實際造成社會危害,刑法又規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二、法律規定
根據《刑法》第22條第2款的規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遵犯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簡記從、減、免)。顯然,預備犯應當負刑事責任。但由于預備犯還沒有著手實行犯罪,沒有造成犯罪結果,其社會危害性通常小于“既遂犯”的社會危害性,故對于預備犯,可以從寬處罰。“可以”是授權性法律規范的表達方式,具有允許、許可的意思,但同時也表明了刑事立法的傾向性意見。這兒,刑法雖然用的是可以,但可以理解為“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也是法定的,一般情況下司法機關必須這樣為之。只有在特殊情況下,如行為人準備實行特別嚴重的犯罪、手段特別惡劣時,也可以不予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故也是法律所規定“可以”應有之義。)至于究竟是從輕處罰還是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應當對犯罪預備的整個案件進行綜合考察后來決定。
三、犯罪預備的處罰原則
犯罪預備行為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形態則是犯罪行為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預備階段的停止形態。我國刑法理論一般認為,行為符合犯罪構成是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根據,犯罪預備行為也有其犯罪構成,它是一種具備修正的構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態。這是追究犯罪預備行為的刑事責任的法理根據。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的現實危險,因而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犯罪預備行為同樣具有可罰性。我國刑法第22條第2款認可了這一學說,規定對于預備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同時考慮到犯罪預備行為畢竟尚未著手實行犯罪,還沒有實際造成社會危害,刑法又規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時哪些是共同財產,哪些是個人財產,哪些是約定財產,如何處理
2021-02-25消除不良逾期記錄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3繼承效力怎么規定
2020-11-28競業禁止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08保安合同終止要留存多久
2020-12-28意外傷害保險的責任期限是什么意思,時間是多久
2020-11-13保險合同必須要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1-20學生意外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20案例 旅游安全事故應明確旅行社責任險理賠范圍
2020-11-15也談《“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6教練車出事的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1車禍理賠多少錢合理
2021-02-19全權代理有怎樣的效力
2021-02-19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糾紛的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
2021-02-05拆遷不簽字會強制執行嗎
2021-01-28什么是拆遷主體資格,誰具備拆遷主體資格
2020-12-22拆遷后的宅基地被他人占用是否可以請求補償
2021-02-11溫室大棚拆遷補償多少錢
2021-03-08拆遷方能用航拍圖來認定違建嗎
2021-03-08司法強拆一定合法嗎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