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既遂和犯罪完成的區(qū)別是什么?
犯罪既遂是犯罪的一種基本形態(tài),學界關于犯罪既遂的標準存在著爭論。在司法上,應當堅持罪刑法定原則,應當以“犯罪構成要件要素齊備說”作為認定犯罪既遂的標準;在立法上,則應當從犯罪事實和刑事政策的角度出發(fā),以“犯罪目的實現(xiàn)刑事政策說”作為確立犯罪既遂形態(tài)的標準。
1.犯罪結果不同:未遂的結果是犯罪目的無法完成,既遂則是完成了犯罪目的。
2.定義不同: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實施完成的是既遂。
3.量刑不同:犯罪既遂按照相關法律行進審判定罪,而犯罪未遂在量刑上往往有減免,可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二、犯罪既遂的形式
根據(jù)刑法分則各種犯罪構成的具體規(guī)定和刑法的一般理論,犯罪的既遂有以下幾種形式:
1、行為犯。也稱舉止犯,是指行為人只要實施了刑法規(guī)定的某種行為,即已構成既遂的犯罪。
2、結果犯。是指行為人所實施的犯罪行為,必須發(fā)生了法定的結果,才構成既遂的犯罪。
3、舉動犯。也稱為即時犯,是指按照法律規(guī)定,行為人一著手犯罪實行行為即告完成和完全符合構成要件, 從而構成犯罪既遂的犯罪。
4、危險犯。是指行為人實施的犯罪行為,足以造成某種危害結果的特別危險狀態(tài)而構成既遂的犯罪。
既遂犯的刑事責任,根據(jù)刑法分則對所觸犯法條規(guī)定的法定刑直接處罰。法定犯罪與事實犯罪是從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兩個不同角度而對犯罪概念所作的區(qū)分。所謂法定犯罪是指已經(jīng)立法者價值評判而上升為法律明文規(guī)定的犯罪;事實犯罪是指具有實質危害性但尚未進入立法者視野的行為,是待犯罪化的行為或者準犯罪。理想的法治刑法要求法定犯罪與事實犯罪相一致,這是在總體上對刑事立法的要求。體現(xiàn)在犯罪形態(tài)上,就是要求法律所確定的犯罪形態(tài)與行為的發(fā)展樣態(tài)相一致。
在司法實踐中,司法機關對相關犯罪事實的判罰處理情況是基于犯罪事實的實際情況來認定的,所以在存在有關犯罪事實既遂的情況下,還需要由司法機關在進行調查取證,并根據(jù)結果來進行判罰,不同程序的結果所進行的判罰是不一樣的。
犯罪既遂處罰原則是什么
犯罪既遂與犯罪未遂有什么區(qū)別
犯罪既遂有哪些表現(xiàn)形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人‘請’農民搶栽搶種想分征地補償款 法院認定協(xié)議無效
2020-12-13詐騙立案了可以銷案嗎
2021-02-27股權轉讓協(xié)議無效怎么處理
2021-02-21小公司股權分配有什么規(guī)定是什么
2021-03-02商標被侵權了怎么辦
2020-11-15婚外情被跟蹤是否違法
2021-03-12支票保證與支票付款保證的相同之處
2021-02-11夫妻一方失蹤,一方如何申請離婚
2021-02-27獨資有限公司是否可以股權贈與
2020-12-05家庭暴力導致離婚案例
2020-12-25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有何區(qū)別
2021-01-04懷孕工傷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19過擔保期保證人負責嗎
2020-11-07解除合同單位是否要支付補償金
2020-11-30九年義務教育學生摔倒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5看房交押金還會給退嗎
2021-01-25c1駕照實習期扣分規(guī)定有哪些
2021-03-10勞動仲裁輸了可以打幾年
2021-02-25代位追償在財險和壽險中的不同運用
2020-11-17因天氣原因航班延誤或取消的賠償標準2020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