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未遂和犯罪預備的區(qū)別有哪些?
1、概念不同
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而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2、處罰不同
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犯罪預備是著手實施前的階段,而犯罪未遂則是已經(jīng)著手實施,但是因為其他外界原因沒得逞,比如想盜竊因為有人巡邏沒偷成,比如想搶劫因為遭到反抗沒搶到錢,但是行為實施時已經(jīng)構成犯罪,只是沒有得到財物而已。但如果為盜竊去購買鉗子等作案工具,為搶劫去購買槍支、刀具或踩點等顯然是在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屬于犯罪預備。
刑法第22條第1款規(guī)定:“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
3、特征不同
我國刑法理論通說認為,犯罪未遂與犯罪預備的主要界限在于:行為人是否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
二、犯罪未遂的特征
1、行為人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是指行為人開始實施刑法分則規(guī)定的作為某種具體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
實行行為的著手:是指犯罪分子已經(jīng)開始實施刑法分則所規(guī)定的某種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著手是實行行為的起點。應該從主客觀統(tǒng)一的意義上把握著手:主觀上,行為人實行犯罪的意志已經(jīng)通過客觀的實行行為開始表現(xiàn)出來;客觀上,行為人已經(jīng)開始直接實施具體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著手的主觀和客觀的統(tǒng)一,反映了著手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程度,為認定著手實行犯罪提供了一般標準。
著手實行犯罪的共同特征:
①著手實行犯罪的行為已經(jīng)同直接客體發(fā)生了接觸,或者說已經(jīng)逼近了直接客體。如拿刀對準被害人。
②著手實行犯罪的行為是可以直接造成犯罪的結果的行為。如舉槍瞄準被害人。
③著手實行犯罪的行為是刑法分則所規(guī)定的具體犯罪客體的行為。
2、犯罪沒有得逞,指犯罪的直接故意內容沒有完全實現(xiàn),沒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構成要件。
結果犯,刑法分則明確規(guī)定以一定的物質性的犯罪結果作為其犯罪構成的客體要件的結果犯,應當以法定的犯罪結果是否發(fā)生,作為犯罪是否得逞的標志。如故意殺人罪。
行為犯,刑法分則明確規(guī)定以完成一定的行為作為其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犯,以法定的犯罪行為是否完成,作為犯罪是否得逞的標志。如強奸罪。
危險犯,刑法分則明確規(guī)定以造成某種危害結果的危險狀態(tài)作為其犯罪構成要件的客觀要件的危險犯,以是否造成了某種危險狀態(tài),作為犯罪是否得逞的標志。如破壞交通工具罪。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行為人沒有預料到或不能控制的主客觀原因。 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應當具備質和量兩個方面的特征:
(1)從質上說,只有那些違背犯罪分子本意的原因才能成為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2)從量上說,那些違背犯罪分子本意的原因必須達到足以阻礙犯罪分子繼續(xù)實行犯罪的程度。因此,有些犯罪分子遇到一些輕微的阻礙因素,例如在搶劫罪中遇到熟人,在強奸罪中由于被害人請求等,犯罪分子就中止了犯罪,應該認為是自動中止。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犯罪未遂和犯罪預備的認定應當結合當事人的實際犯罪事實來進行認定,如果沒有進行犯罪行為那么可以認定為犯罪預備,但如果已經(jīng)進行了犯罪事實,并沒有造成犯罪后果的,則屬于犯罪未遂,兩者的司法判決情況也是不一樣的。
犯罪未遂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犯罪未遂和犯罪既遂的區(qū)別
犯罪未遂罪還需要判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單的贍養(yǎng)協(xié)議怎么寫
2021-01-02治安強制措施的種類
2020-12-11公司未購買工傷保險如何賠付
2020-11-19非直系親屬贍養(yǎng)協(xié)議范文
2021-03-22已注冊商標和原產地標記發(fā)生沖突如何處理
2021-03-24商標侵權行為如何處理或處罰
2021-02-21連帶責任人是否當然享有追償權
2020-11-28剝奪政治權利的相關司法解釋都有些什么
2021-03-16探視權包括接走孩子嗎
2021-01-10家庭暴力的法律對策
2021-01-24司法實踐是怎么處理婚約問題
2021-02-042020年浙江省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9如何認定行人故意事故
2021-01-17員工被無故辭退如何維權
2021-03-18人壽保險有哪些種類以及老人人壽保險應該怎么選擇
2020-12-10保險公司為何在運輸合同中拒絕賠償
2021-01-29保險公估人按公估方與委托方不同的分類是怎樣的
2021-01-18車險理賠過期責任究竟在誰
2021-02-16只因遲延理賠 多付5.5萬
2021-03-05保險業(yè)非法集資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