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審判機關除了會對被告人的犯罪行為作出判決以外還要時刻監督判決的內容是否被依法執行,如果發現被告沒有執行判決就可以根據法律對拒執罪的規定追究被執行人除本罪以外的拒執罪,下面一起來學習被執行人構成拒執罪可判幾年?
一、被執行人構成拒執罪可判幾年?
根據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規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但是在法律適用過程中,認定情節嚴重卻成了一個難點。為此,最高人民法院于1998年下發的《關于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司法解釋》)第3條對情節嚴重的五種情形作出了規定;2002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了《關于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以下簡稱《立法解釋》),其中第二條對“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進行了解釋。對照來看,兩個解釋的側重點是不相同的。《司法解釋》主要是針對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行為情節進行了列舉,而《立法解釋》則是對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主體范圍進行了說明。但是兩個解釋有一個共同點,即均采用了“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這一表述。由此,認定“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標準就成了被告人是否構成犯罪的重要問題。
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人民法院代表國家作出的法律文書,具有嚴肅性和權威性,不經法定程序不得隨意更改,有關單位和個人必須遵照執行。對于無視法律的權威,妨害人民法院的正常活動的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行為,必須繩之以法,才能體現出法律的尊嚴。因此,科學、及時、有效的懲處這種犯罪,是司法系統特別是人民法院的重要任務,也是解決好“執行難”的重要途徑。我國于1979年的《刑法》中首次規定了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罪,1997年《刑法》修訂后在第313條也規定了此罪,并進行了適當的修改。為了保證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實施,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于1998年4月8日第974次會議通過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2年8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9次會議對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適用做了進一步的解釋。從上述規定來看,對于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行為,基本上具備了一個比較完善的刑事法律體系。但在司法實踐中,該罪的適用并不盡如人意,實施起來也存在著諸多的困難和問題,現結合工作實際,對該罪進行淺要的分析。
刑法上對拒執罪刑罰的規定是比較嚴厲的,被執行人拒絕執行法院的判決不僅會影響司法機關在公眾的印象還會對被害者的權利構成非常嚴重的侵害行為,如果期間有任何的法律問題應當及時咨詢律師的建議。
拒執罪移送申請書應該怎么寫?
拒執罪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有哪些?
拒執罪單位犯罪主體的參考依據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殘疾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嗎
2020-11-11申請法律援助申請作假有什么后果
2021-01-21個體診所助理醫師獨立執業如何處罰
2021-01-13監獄每年幾月份報減刑
2021-03-21冷暴力算家庭暴力嗎
2021-03-05公共交通意外傷害保險
2021-02-02擔保合同連帶責任無效的依據有哪些
2021-03-11小孩在超市受傷責任在誰?如何適用法律
2021-01-13教師公寓集資房是什么意思
2020-12-09法律規定不能上市出售的房屋
2021-01-27終止勞動合同是否可以要求賠償
2021-03-16雇傭關系的認定條件是什么
2021-02-03疫情期間公司放假有工資嗎
2021-01-31現金價值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24指定人壽保險受益人需要注意哪幾點
2021-01-15某保險公司船舶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0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12投保人在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22也談《“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6公司拖欠工人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