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的行為雖然與挪用資金的行為很相似,但現實中由于實施相關行為的主體不同,因而《刑法》中規定了為了兩個不同的犯罪,并且在這兩個犯罪的立案標準上面規定的也不一樣。那其中挪用公款立案標準是什么呢?律霸小編總結了相關資料,馬上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挪用公款立案標準是什么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在5千元至1萬元以上,進行非法活動的;
2.挪用公款數額在1萬元至3萬元以上,歸個人進行營利活動的;
3.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在1萬元至3萬元以上,超過3個月未還的。
各省級人民檢察院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在上述數額幅度內,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并報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既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也包括給他人使用。
多次挪用公款不還的,挪用公款數額累計計算;多次挪用公款并以后次挪用的公款歸還前次挪用的公款,挪用公款數額以案發時未還的數額認定。
挪用公款給其他個人使用的案件,使用人與挪用人共謀,指使或者參與策劃取得挪用款的,對使用人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責任。
二、構成挪用公款罪判幾年
挪用公款判幾年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是挪用公款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數額巨大不退還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
法律中規定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挪用公款的行為需要達到了規定的數額標準之后,那么才會被認定構成挪用公款罪。但在進行公款挪用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犯意的轉化,即本身沒有想過非法占為己有,但之后卻出現了這樣的意圖,此時就會從挪用公款罪轉變為貪污罪,自然對行為人的處罰也就會比較重。
?挪用公款罪追訴期如何計算
?挪用公款罪的主體有哪些人?
?最高人民法院挪用公款罪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村委會法律顧問合同范本
2021-02-11如何聘請律師?
2020-12-07兼并重組的債務包括什么
2020-12-05訂金與定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1反擔保協議書
2021-01-20父母去世房產繼承有期限嗎
2021-03-23房地產開發企業不正當經營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1-31擔保合同連帶責任無效的依據有哪些
2021-03-11警察立案后找不到嫌疑人怎么辦
2021-01-24幼兒園中層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3-14怎么界定是否為勞動關系
2021-01-09企業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0拖欠農民工工資十年以上怎么進行補償
2021-01-15意外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01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保險公司的押金怎么退
2020-11-07反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存在的困境
2021-03-06哪些情況保險公司可不賠
2021-01-27交通全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17保險合同糾紛的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