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至今的文物眾多,不管在什么地方都受到國家法律法規保護。因為文物的特殊性,量少而精,價格隨之就高了起來。因為我國對文物流通這塊管控非常嚴格,一些不法分子在國內無機可乘,就把主意打到了國外,為了巨額利潤,不惜觸犯法律,企圖以走私的方法獲取不義之財,那么走私文物罪是什么呢。
在解釋走私文物罪是什么之前,要先來了解下走私文物罪概念。
走私文物罪概念
走私文物罪,是指違反海關法規、逃避海關監管,非法攜帶、運輸、郵寄、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出入國(邊)境的行為。
走私文物罪構成要件
客體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體是國家對外貿易管理,具體是其中的禁止出口制度。犯罪對象是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所謂文物,是指遺存于社會、埋藏于地下、水下具有歷史、科學、藝術價值的人類的歷史文化遺物。根據《文物保護法》第2條的規定,文物具體包括:
(1)、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
(2)、與重大歷史事件、革命運動和著名人物有關的、具有重要的紀念意義、教育意義和史料價值的建筑物、遺址、紀念物;
(3)、歷史上各時代珍貴的藝術品、工藝美術品;
(4)、重要的革命文獻資料以及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手稿、古舊圖書資料等;
(5)、反映歷史上各時代、各民族社會制度、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的代表性實物;
(6)、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和古人類化石等。
作為走私對象的文物并非包括上述所有文物,而只是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所謂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是指具有重要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文物。根據我國《文物保護法》的規定,文物出口和個人攜帶文物出境,都必須事先向海關申報,經國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門進行鑒定并發給出口許可證才能出境,具有重要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文物,除經國務院批準運往國外展覽的外,一律禁止出境。
根據1991年修改的文物保護法第31條的規定,任何組織或個人將收藏的國家禁止出口的珍貴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贈送給外國人的,以走私論處,但本法第325條已將此行為單獨立罪,本法實行后,此行為不再構成走私罪。
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海關法規,逃避海關監督,非法攜帶、運輸、郵寄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出國(邊)境的行為。其行為方式與走私武器、彈藥罪一致,這里不再贅述,具體可參見有關介紹。
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既可以是單位,亦可以是個人。
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于故意,即明知為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仍決意非法攜帶、運輸、郵寄出國(邊)境。過失不能構成本罪。至于其動機可多種多樣、如賣給國外、贈送給國外之人等,但動機如何不影響本罪成立。
走私文物罪認定
本罪與非罪的界限
區分走私文物罪與非罪,應當從主觀方面與客觀方面兩方面把握。在主觀方面,如果行為人沒有犯罪故意,即行為人不知其攜帶的是文物,或者不知其攜帶的文物是國家禁止出口的,即使其客觀上具有運輸、攜帶或郵寄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過境的行為,也不能認為其構成本罪。從客觀方面看,主要看行為人走私的文物是否屬于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根據《文物保護法》規定、文物出口或個人攜帶文物出境、都必須先向海關申報、經國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門進行鑒定并發給出口許可憑證才能出境,可見并非所有的文物都禁止出境。如果行為人違反海關、逃避海關監管、運輸、攜帶或郵寄的文物并非國家禁止出口的,只能認為其行為是一般走私行為,而不能認為是走私文物罪。
本罪與倒賣文物罪的界限
倒賣文物罪是以牟利為目的,倒賣國家禁止自由買賣的文物,情節嚴重的行為。走私文物罪與倒賣文物罪在犯罪對象上有一致之處,而且在客觀方面,走私文物罪的行為人一般也有倒賣的行為表現,所以兩罪存在某些相似。但兩罪侵犯的客體不同,走私文物罪客體是國家的對外貿易管制,而倒賣文物罪侵犯的則是國家的文物管理制度。另外,兩罪在主觀方面表現不同,倒賣文物罪的成立必須要“以牟利為目的”,而走私文物罪的成立對犯罪目的沒有要求。在實踐中、如果行為人往內海、領海運輸、收購、販賣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根據本法第155條規定,應以走私罪論處,不定倒賣文物罪。
走私文物罪量刑標準
根據本條第2款、第4款規定,犯本罪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較輕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1987年11月27日《關于辦理盜竊、盜掘、非法經營和走私文物的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曾經規定,盜運珍貴文物出口屬三級文物的處3年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處罰金;盜運二級珍貴文物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處罰金;盜運一級珍貴文物的,屬于“情節特別嚴重”,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其中盜運多件或者盜運稀世國寶的,可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對一案中盜運各級珍貴文物或者盜運同級珍貴文物多件的,量刑時可以參照本《解釋》第1條第(3)項的有關規定,即一案中盜竊三級以上各級文物的,可以按照盜竊高級別文物的量刑幅度處罰。一案中盜竊同級文物數量較多,情節嚴重的,可以按盜竊高一級文物的量刑幅度(即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處罰。個人走私不屬于珍貴文物的一般文物,其走私數額在5000元以上,或者非法獲利數額在1000元以上的,應以走私罪追究刑事責任。單位走私一般文物,其走私數額在10萬元以上,或者非法獲利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應以走私罪追究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對該單位判處罰金,判處沒收走私文物、走私運輸工具和違法所得;其走私數額不足10萬元,戒者非法獲利不足5萬元,情節嚴重的,也應以走私罪追究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對該單位判處罰金,判處沒收走私文物、走私運輸工具和違法所得。對與境外犯罪分子相勾結,盜運珍貴文物出口或者走私一般文物的、應依法從重懲處。
1、這一解釋的規定在最高人民法院重新作出解釋之前,量刑時仍可以參考。
2、根據本條第5款規定,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條第2款、第4款的規定,即按自然人犯本罪處罰。
3、根據本法第157條第1款規定,武裝掩護走私的,應以本罪依照本條第1款、第4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4、根據本法第157條第2款規定,以暴力、威脅方法抗拒緝私的,應以走私文物罪和本法第277條規定妨害公務罪進行數罪并罰。
走私文物罪立案標準
根據刑法第151條第2款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1)、走私國家禁止出口的三級文物二件以下的;
(2)、走私國家禁止出口的二級文物二件以下或者三級文物三件以上八件以下的;
(3)、走私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達到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數量標準,并具有造成該文物嚴重毀損或者無法追回等惡劣情節的。
(4)、走私國家禁止出口的一級文物一件以上或者二級文物三件以上或者三級文物九件以上的;
(5)、走私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達到本條第二款規定的數量標準,并造成該文物嚴重毀損或者無法追回的;走私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達到本條第二款規定的數量標準
關于 走私文物罪 是什么的 司法解釋
刑法條文
第一百五十一條第二款、第四款、第五款走私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黃金、白銀和其他貴重金屬或者國家禁止進出口的珍貴動物及其制品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較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犯第一款、第二款罪,情節特別嚴重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單位犯本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條各款的規定處罰。
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走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0.9.26法釋[2000]30號)
第三條走私國家禁止出口的三級文物二件以下的,屬于走私文物罪“情節較輕”,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一)、走私國家禁止出口的二級文物二件以下或者三級文物三件以上八件以下的;
(二)、走私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達到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數量標準,并具有造成該文物嚴重毀損或者無法追回等惡劣情節的。
具有下列情節之一的,屬于走私文物罪“情節特別嚴重”,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一)、走私國家禁止出口的一級文物一件以上或者二級文物三件以上或者三級文物九件以上的;
(二)、走私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達到本條第二款規定的數量標準,并造成該文物嚴重毀損或者無法追回的;
(三)、走私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達到本條第二款規定的數量標準,并具有是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或者使用特種車進行走私等嚴重情節的。
第十條第一款單位犯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第一百五十二條規定的各罪以及走私國家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分別依照本解釋的有關規定處罰。
根據上文內容的解釋,我們對于走私文物罪是什么有了深刻的理解,這樣更加便于我們每一個公民遵守法律法規的,每一個文物都屬于國家財產,我們每一個人對文物保護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如果有不法分子觸犯了法律,我們應該告發,或者向專業律師求助,將犯人繩之于法,以確保國家財產不損失。
走私文物罪與倒賣文物罪具體有哪些不同點?
文物保護法全文
倒賣文物罪司法解釋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假一賠一”公告承諾能否作為商家逃避法律責任的依據
2021-01-18商標權是否可以繼承
2020-11-09聽證程序適用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4民事案件延長審限的適用情形
2021-02-24婚前財產分割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09挪用公款出納和會計分別承擔什么后果
2021-02-24委托擔保合同
2020-11-26私生子行使繼承權的法律依據如何
2021-03-02安置房沒拿到房產證可以贈與嗎
2020-12-06能要回給妻子的彩禮嗎?
2020-11-26什么條件下可退回保險費
2020-12-08壽險理賠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1-22保險公司是否賠償怎么判斷
2021-03-22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2-23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1-18摩托車發生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0-11-17海嘯損失可獲得理賠嗎
2021-02-22保險合同暫時中止會失效嗎
2021-03-04CIF價格條件下貨運保險發生貨損如何索賠
2021-02-16未簽訂書面的土地承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6